民办学校摇号,公办学校“兜底”,公平的义务教育新时代正式开启日前,重庆市教委印发《关于做好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义务教育招生程序。6月15日至6月19日,全市所有申请公办学校入读或申报民办学校入读的适龄儿童家长,必须按照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报名程序等要求,登录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报名信息采集系统,完善网上信息采集。《通知》要求,全市本地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通知》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均不得以笔试、面试、面谈等名义选拔学生,全面取消招收推优生、保送生、特长生等方式招生。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学生若选择就读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只能选择一所民办学校报名,且公办、民办学校不能兼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民办中小学于6月20日同步开展招生录取工作。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的,采取登记注册方式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由区县教育部门于6月20日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摇号,全程接受监督。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回到所在公办学校录取体系内,按相关规定由所在区县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保证公办学校兜底,防止学生辍学。重庆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尘埃落定,有人欢喜有人忧。学了几年的奥数、特长无用武之地,攒的一摞摞奖状、证书变成一堆废纸,这批学生及家长表示很无奈,也很失望。但更多的家长对新政的出台表示欢迎。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这是更公平、更公正的入学政策,每个孩子有了相同的起跑线,更有利于调动所有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国家实行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目标是彻底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促进更大范围的教育公平。少数重点小学、超级中学垄断优质教学资源、掐尖优质生源的现象将得到彻底改变。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通过公民同招,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和学生生源的平均分配,更有利于打造良好的义务教育生态。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家长不用再操心择校培优,孩子小学阶段也不再受奥数的折磨,有更多的时间去游戏、玩耍和阅读。受今年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影响,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分配到相对差一点儿的学校就读。事实上,学校没有真正的优劣好差,所谓“好学校”,也只是优质学生更集中一些而已。如果让“差学校”与“超级中学”的生源互换培养,“超级中学”的神奇光环一下子就灰飞烟灭了。但从长远来看,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制度,最终受益的是所有家庭、所有人。事实上,在孩子12岁以前的阶段,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重要得多。虽然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在学校表现出来,但孩子学习成绩的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父母。义务教育阶段,真正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不是奥数,也不是补课,而是阅读。每天督促孩子完成幼儿园和学校的学习任务后,父母应该每天让孩子多读一点儿书,这才是孩子学习进步的根本保障。此外,孩子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和家庭阅读后,父母应多陪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与孩子一起游戏,增强亲子感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意义。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孩子会更愿意遵从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也会更大。如果孩子有机会进入所谓的“好学校”学习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万一孩子没有那份幸运,上的是所谓的“差学校”,只要父母教育用心,同样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需要牢记一点的是,孩子的教育,家庭才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小学阶段更是如此。好的父母,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好”与“差”,对孩子的成长都影响不大。不负责任的父母,糟糕的家庭教育,无论孩子上的是“名校”还是“牛校”,都只是拿孩子与学校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就近入学,公平的义务教育新时代已经开启,你准备好了吗?欢迎评论、转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