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妈妈在职场澎湃在线

                            

原创:文茵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职场中二胎妈妈的苦,大家有目共睹。可是作为一个二胎妈妈的同事,内心也有说不出的苦。从我的亲身经历、切身体验来看,二胎妈妈的同事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大家的关爱。而他们的这种处境,很多时候是由我这个二胎妈妈造成的。

在我们这个由女性撑起的单位,大多数的项目组,男同事都只有客串的资格,每一个女同事都是一个大女主,都要经过各种升级打怪。虽然全是女姓,但是作为一群贩卖知识的营销人员,我们的工作中毫无“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桥段,有的只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场景。

我们组一共四个人,清一色的娘子军。我今年41岁,作为一名老员工,是我们组的组长,负责项目协调与总体设计。小吴,34岁,负责数据采集与分析,少见的优秀数据分析师。小周,30岁,中文系毕业,写得一手好文章,主要发挥文字特长,负责项目的策划和项目书的具体撰写。小岳,去年9月份刚入职,还处于熟悉工作的阶段,尚未进入工作状态。

我们组分工明确,配合也堪称完美,一直是部门的优秀团队,也是单位领导倚重的团队,单位的很多重要项目都有我们组的身影,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单位年会表彰的名单上。

然而,我们的干劲和成绩随着两位二胎妈妈的相继出现而逐渐消失。二胎妈妈们自是苦不堪言。而作为二胎妈妈的同事,小周,一个未婚女青年,她的工作被我们俩搅成一地鸡毛。小岳由于刚刚步入职场,还没有具体的工作内容,尚未被我们牵连。

年8月,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我及时、顺利地怀上了二胎。在组里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信誓旦旦地告诉她们,我这是二胎了,轻车熟路地,不会因为怀孕影响我们组的工作。但是,我隐约感觉到了她们脸上的不安。

去年的某一天,小吴在茶歇间突然说:我不能喝咖啡了,我以后只能喝白开水了。小吴也怀二胎了,我半天无语。经过我之前的折腾,我感觉小周在听到小吴的这番话后,瞬间已经崩溃。

在我休产假期间,小吴和小周共同分担了我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勉强可以应付过来。对小周而言,最大的困难是与对方单位的协调。小周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协调工作对她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她多次告诉我,选择如今的岗位,本就是看中了它只与文字打交道,而不需要与人打交道,尤其是不需要与项目单位唇枪舌战。

这些都是在定岗之前就规定好了的。但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些岗前承诺,在我怀孕之后完全失效了。

为了保持项目组在部门的地位,她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为了能够与对方顺利沟通,小周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PPT都会提前演示很多遍。不过,好在有小吴的配合,协调工作虽然完成得差强人意,倒也没有出现大的差错。只是我发现小周的头发掉了不少,原本脸蛋白皙的小姑娘,黑眼圈变得格外明显,卧蚕则完全被眼袋遮住了。

“王姐,你什么时候回来工作啊?”我的产假还没休满天,小周就多次发信息问我。

我知道,她一直期待着我赶紧回去工作,继续承担我的协调工作。这项工作她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但是,事与愿违,我回去后,不但没能让我们组的状态回到从前,也没有变得更轻松,反而变得更没有节奏了。

医院的常客,常常突然一个电话,医院。这些电话要么是大宝的老师打来的,要么是在家照顾二宝的老人打来的。很多时候,我们人都到了会议室准备开会,我接到电话后不得不跟她们说:老大不舒服,班主任要我赶紧去学校接;老二生病了,老人搞不定,医院。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会议只好延迟,而延迟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好。如此一来,我们的项目计划常常延后,目标任务的完成也不如之前完美。

然而,更麻烦的事还在后头。如果说我的二胎只是让我们的工作计划延迟的话,那么,吴姐的二胎,给小周带来的是恐慌性变化。两个二胎妈妈合在一起,简直是将小周往死里逼。

首先,我要在家给孩子喂奶,不能出差;小吴妊娠反应强烈,不能坐飞机,不能乘火车。所有的出差任务全落在小周一个人的身上。每次与对方见面,小周都要进行长时间的心理建设,并举起两个小拳头给自己加油无数遍。有一个月,她独自出差三次,每次都是周三从北京出发,周六回来,不仅沟通工作非常吃力,旅途也相当寂寞。

其次,我们俩的上班越来越没有规律了。医院,我家大宝有数不完的家长会。小吴的大宝有数不完的亲子活动,还有数不尽的产检。小周惊讶地说:“我从来不知道,孕妇竟然有那么多的产检。”她不知道的还有,大多数的产检,一次就是半天,甚至一整天。

更有甚者,像我们这种高龄产妇,检查完还有留院观察的可能,直到检查确定安全,医院才会放人。

如此一来,小周的频繁出差,加上我们的频繁请假,我们组的人很难在单位碰面,原有的例会完全取消了,沟通主要靠电话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by/10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