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资料
-9-:00入院
患儿,女,2天,因“气促、发绀半天”由B院鼻导管吸氧下抱送转入。
患儿系G2P2胎龄38+周,于-8-:15在A院经阴道分娩出生。羊水清,量正常,脐带无绕颈,胎盘无异常,Apgar评分1‘10分,5’10分,出生体重3.5kg。8-30下午办理出院,抱送回家。
8-31早上,家属发现患儿出现气促、发绀,无肢体抖动、抽搐,持续约10+秒后发绀缓解,仍有气促。遂抱送至B院住院治疗,入院后予头孢哌酮他唑巴坦、维生素K1、奥美拉唑、多巴胺、甘露醇及苯巴比妥等药物治疗,夜间患儿出现尖叫,四肢肌张力增高。8-31头颅CT未见异常。家属视患儿病重,遂要求转院治疗。患儿自发病以来,反应差,胃纳差,每2-3小时喂养配方奶约10ml,昨日至今排墨绿色软便2次,小便量少。已接种疫苗。未行新生儿筛查。
家族史:
患儿母亲:30岁,血型“O”型,Rh(+)。自诉预产期约年9月中旬。孕期在外院定期产检,诉结果无特殊。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
-8-29早上出现腹痛,无阴道流水、流血,程度渐剧,医院住院待产,当天23:15娩出患儿。
G1P1:女,年足月顺产出生,体健。父亲33岁,血型不详,体健。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及遗传病病史。
体查:T:36.9℃P:次/分R:68次/分BP:82/52mmHg头围:32.5cm,身长50cm,Wt3.18kg。
足月儿外貌,反应差,疼痛刺激下无哭闹,吸空气下经皮血氧饱和度90%,呼吸浅促,全身皮肤苍黄,未见皮下出血点及皮疹。头颅外观无畸形,颅缝分离,前囟大小0.5*0.5cm,囟门饱满,张力高。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4.0mm,对光反射灵敏,偶有双眼凝视。口腔黏膜光滑,未见腭裂。胸廓饱满,无畸形,双侧对称,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约次/分,心音亢进,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不胀,脐蒂未脱,脐周皮肤无发红,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肠鸣音正常存在。外生殖器未见畸形。四肢脊柱未见畸形,未见脊柱裂。
四肢肌张力阵发性增高,偶有肢体强直。双侧大腿内侧皮肤稍肿胀。双下肢无水肿及硬肿,CRT1.5s。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未引出。
入院诊断:
1.抽搐查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感染?
2.新生儿肺炎?
致谢:
汕头大医院新生儿科陈谱老师的病例分享及总结
病例版权归属汕头大医院新生儿科
本期小编:头号小厮
小神论经原创首发,欢迎转发
转载请注明,有事戳小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