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发区古现教育集团筑牢一个堡垒,锻造

通讯员杨义锋陈思夙

烟台开发区古现教育集团成立于年6月,辖第三小学、第八初级中学、古现中心小学、古现第二小学4所学校。今年秋季学期,随着新建牟城小学、雪枫小学的“加盟”,集团成员进一步壮大为6所学校。

为实现集团化办学“打破校际壁垒,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这一发展目标,古现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经过不断探索、求证、完善,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校际融合、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筑牢一个堡垒

近几年来,烟台开发区学生数量急剧增长,与之相配套的学校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不断推进中。为了保证新建校的顺利启用和长效发展,开发区采取“老校带新校”“东区学校带西区学校”的方式,充分发挥优质校辐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紧紧围绕“优质均衡、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对集团化办学进行了尝试,以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在义务教育段学校中,采取“融合型”管理模式、“联合型”管理模式组建,未来还将在不同学段间采取“聚合型”管理模式组建教育集团。

其中集团核心校开发区第三小学座落于古现街道办事处北于家村,年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中,由周边几所村小合并而成,生源主要来自于周边的18个自然村以及几个新建小区。建校初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区域末位徘徊,教师素质、学生发展都相对滞后,家长、社会对学校不满意、不信任,学校发展陷入低谷。

年2月,学校以“强堡垒,争先锋”为主题,拉开了改革的篇章,党员带头,深入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群体进行全方位调研,结果发现:生源质量不高是客观事实,但大部分教师没有摆脱原来乡村教师的定位,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标准不够高,业务水平不够强,教学理念、方式方法陈旧。基于此,谈到提升教学质量,谈到推动学校发展,老师们普遍感到悲观和排斥。

面对调研结果,学校支部委员们决定迈出工作的第一步:组织党员和教师展开一场大讨论——教育的初心是什么?经过近两个月的激烈讨论,在党员教师积极带动下,老师们初步达成共识:家长素质、学生来源固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办学质量,但是办学质量低下,更是“我”的责任;学校发展是学生、家长的需要,也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需要;“我”愿意为提升学校品质竭尽全力。在此基础上,大家确定了第一个“接地气”的目标:办一所教师愿意把自家孩子送来的学校。

随后短短几年,学校实现了从一所普通农村整合学校到区域名校的成功蜕变。随着教育集团的成立,这种共识也成为集团内各个校区的共识。集团内各校区在党员教师积极带动下,拓展“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功能内涵,组织集团党员骨干教师开展务虚会、研讨会和专项工作论坛,提高各成员学校综合发展水平,实现集团内“党建搭台、教学唱戏”的良好氛围。

锻造两支队伍

教育集团党支部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通过锻造党员和教师两支过硬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把党建工作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源头活水,“双培养”机制添活力。党支部决定启动党员、教师“双培养”机制,结合集中学习、外出培训、交流研讨、红色实践、双报到等形式,把一批优秀党员培养成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时代骨干名师,把一批骨干教师培养成为思想进步、作风扎实、业务精良的优秀党员,形成党员和教师两支队伍良性循环的格局,为教师队伍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考核评价、目标责任等机制,不断强化两支队伍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位。

培根固元,“双联”制度铸师魂。建立党员联系群众,党员联系“急难险要”岗位的双联制度,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其中核心校开发区第三小学制定《第三小学“急难险要”十件事》,党员勇于担当,争先认领。比如,在一年一度的全员参与的达标课活动中,学校党支部建立支部委员立标树行、党员老师践标释标、全体教师人人达标的“三级达标行动纲领”,短短的两个月里,党员老师跟进教师磨课,听、评课平均50多节,不达标教师由最初的60%降为不足6%,成效显著。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26名党员教师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从大年初三开始,24小时在岗带班,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的规定,详实制定各类应急防控方案、精准摸排报送有关疫情的各类信息,复学之后,带头执行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制度要求,确保疫情不进校园。

启智润心,“三亮”“两带”强赋能。党支部以“三亮两带创一流”活动为载体,全面夯实党建工作。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支部带任务,党员带群众,全校一盘棋。启动“四个照亮”工程,即一个支委成员联系一个年级教研组,照亮一个团队;一个党员联系一个班级,照亮一间教室;一个党员联系一个孩子,照亮一个家庭;一个党员联系一名青年教师,照亮一种人生。

聚焦三个优化

集团党支部聚焦“优化品牌建设,促进文脉传承;优化党团联建,促进学风转变;优化课程改革,促进教风转变”的工作战略,以先进正确的教育思想为先导,规范有序的常规管理为基础,优秀敬业的教师团队为主体,系统丰富的课程体系为载体,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基石,优秀传承的文化认同为根基,独特口碑的学校品牌为表现,社会大众认同为目标,整体系统地推进集团教育品质的提升。

优化品牌建设,促进文脉传承。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深入发掘古现文化、王懿荣文化、甲骨文文化等一系列特色文化资源,并将研学重点聚焦于学生懿荣品格打造和对甲骨文文化的探究中,让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优化党团联建,促进学风转变。在党建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党带团、团带队,在党员教师的带动下,动员全体教师的力量,扎实落实“懿荣品格”红色文化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化课程改革,促进教风转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生本教育”为核心,遵循“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的办学理念,建设高品质课程,打造高品质课堂,助力学校高品质发展。

建设高品质课程。在充分解读王懿荣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党支部提出了“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崇善尚美、笃学敏行”的课程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整合教学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定厚实的根基。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语文拓展阅读课程、乡土课程、德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科学探究课程等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课程,备受学生喜爱。

打造高品质课堂。在前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基于课堂教学的现状,党支部提出了高品质课堂的理想样态: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动起来,活起来;让每一个知识点都经由学生感知与思索之后进入自己的经验体系,让课堂充满灵性,充满求知与探索的力量;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思维的乐趣,实现自我的价值;让教师在高质量的陪伴和守候中,迎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让课堂洋溢着生命的气息,成为师生精神的依恋。

如今,古现教育集团党支部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全局,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提高,党员的责任感明显提升,党员的先进性明显展现,群众的认可度明显提升,党建之花正在“怒放盛开”。未来,古现教育集团将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引领下,围绕市委“1+”工作体系,奋力打造古现教育集团党支部“1”党建品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忘办学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造区域高品质基础教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by/9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