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三胎累,为啥还要生背后原因令人无奈又

大家好,我是婉秋聊育儿~

有没有觉得,三胎政策放开后比较冷清?远远没有刚放开二胎时的热闹情景。

记得年二胎放开的时候,很多朋友争相转告,热血沸腾,踊跃参与,结果掀起了一个生育高峰。

我们单位的育龄妇女在年几乎都挺着大肚子。

从年下半年到年上半年这一年左右的时间,多个女职工的单位,出生了60多个二胎孩子。

可是,今年放开三胎政策后,大家丝毫没有从前的激情,好像不关自己什么事。

有朋友说:“二胎就是个铺满鲜花的坑,看起来挺美,跳进去才知道多憋屈!一个娃的时候觉得当妈比较轻松,有点少;两个娃却感觉到达了极限;要是再生一个,那真的要了我的命了!所以我坚决不会生三胎。”

生了二胎的妈妈都知道,生个娃实在是太费妈!太费钱!

一个娃的时候,当妈的只需要加入一个家长群;完成一个娃的各种群打卡、群接龙、安全教育等等各种学校布置的任务;只需要接送一个娃上下学;只需要做一个娃的饭;买一个娃的玩具;住两室的房子就够……

而两个娃呢?所有的工作量都加倍,真的是太费妈了!如果家里再有个青春期的娃,几乎每天都处在鸡飞狗跳的状态中;如果家有一个学渣娃,光辅导作业就足够气出心梗。

假若一个娃的吃穿用度每月需要元左右,两个娃就是元啊!而普通工薪族一月总收入能有多少?

而且,生了两个娃之后,你会发现,房子小了不行,换大房子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这些所有的现实的困难,不是靠用脑子想想就能解决的,而是必须要亲妈亲自上阵陪伴、学心理学知识、辅导作业……还要能挣到货真价实的人民币。

生三胎?大多数二胎妈妈想都不敢想,因为还要留着口气将这两个娃养大了,不能提前挂了。

所以,当我某天遇到一位80后同事微微凸起的肚子时,有点疑惑她是冬衣太肥大还是怀孕了?我们二胎是同一年生得。

面对我纠结说不出口的疑问,她爽快地主动解答:“就是三胎。”

我惊呼:“哇,你太勇敢了!”

但是,我对她的行为有点不解:“你是我们单位生三胎第一人吧?为什么又要生三胎呢?研究生毕业连生了两个孩子,外地进修一年回来还没有多久,难道不想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吗?”

“唉,我也不太想生三胎,感觉没有精力带三个孩子。但是前两个都是女孩,公公婆婆整天念叨‘没有个孙子不行’,老公也有这样的的想法。我倒是喜欢孩子,但是真是打怵再生一个。犹豫中要上了,还是生下来吧,也许是个儿子能满足他们的心愿。”

唉,没想到学历高、经济独立的女孩子也会为了追生儿子而生三胎啊。

你要是问:“什么样的家庭会生三胎?”

相信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说“家里有矿的呗”:家里保守估计有5套房;银行有几百万存款;公婆退休金高且身体健康;丈夫月薪至少10万。。。。。。要不,谁敢生三胎啊?

其实,同事家并不是家里有矿。她的月薪一万多一点,丈夫在事业单位上班,收入跟她差不多。公婆倒是身体健康,60岁出头,能帮她带孩子。总之是个很一般的家庭,不穷也不富。如果二胎是个儿子,她应该不会再生了。

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数都生了两个或一个孩子,有个别生三胎的,不是做生意家不差钱的家庭,就是为了追生男孩的家庭。

我一位表哥是大车司机,妻子全职主妇,生了三个孩子,就是为了生儿子。前面两个女儿,发誓一定要生出儿子,第三胎终于如愿。

一个闺蜜的弟弟也是这样的情况,为了要儿子生了三胎。

他们都还算心想事成。

而我女儿小学同学的妈妈则没有得偿所愿。她家老大是女儿,二胎放开后立刻要了,又是个女儿。她妈妈毫不避讳地表示特别想要个儿子。三胎还没放开的时候,她就怀孕了。只不过五六个月时发现是女儿就放弃了。不知道今年有没有再努力一下。

为了追生女儿而生三胎的人恐怕比较少,在网上偶尔会看到有人生三胎是为了追生女儿的。

但是,生了三个孩子之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呢?

从网上看到,有位成都90后妈妈叫春晓,今年31岁。她25岁结婚生子,27岁诞下二胎,29岁生了第三个孩子。如今她的大儿子6岁,二儿子4岁半,小女儿两岁半。她一心想要个女儿但连生两胎都是男孩,第三个终于追生女儿成功。

但是,养育三个孩子让她家的生活陷入窘迫的境地:她不得不做全职主妇,丈夫一人工作养不活五口人,一度不得不卖房、卖车、儿子办理休学手续,全家人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我觉得要想养活养好三个娃,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还要有父母足够坚韧的神经。

家有三个孩子,一是家里很难有清静的时候,不是老大跟老二打起了架,就是老三磕着碰着了,这个哭那个叫,还有一个要抱抱;二是吃穿用度处处需要支出,光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父母如果没有坚韧的神经,恐怕很容易崩溃。

我佩服那些普通家庭敢生三个娃的妈妈,真的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不管她们生的目的是为了啥,都令人尊敬,毕竟妈妈永远是付出最多的那一个。

如果有两个女儿了,你会为了追生儿子而生三胎吗?欢迎留言讨论。

婉秋聊育儿,喜欢读书的两娃妈,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by/9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