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红牌楼小学校丨根植和雅文化,构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教学工作会议、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要求,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学和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近期,全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和德育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12月24日下午,成都市红牌楼小学荣幸作为武侯区代表学校之一,接受了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分管局长、基础教育科负责人、教研单位负责人、教育厅相关业务处室(单位)负责人等领导与专家组成的代表团莅临学校观摩指导。

代表团首先从学校行知安全通道进入学校。这条行知安全通道三年前还是一条杂乱的通道,由于学校门口临近居民生活小区,常有小区内住户的车辆通过,在学生上学及放学期间,给师生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师生上下学的安全,学校经多方沟通,排除各方困难解决通道的安全隐患,修建了这条安全通道,并结合“和雅”校园文化建设,将此通道命名为“行知道”,旨在鼓励红小学子不仅每天要行走在行知道上,更要在学习与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

接下来,代表团通过体温检测棚进入校园。在博美园,代表团了解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基本情况,以及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同学校课程相融合而形成和生长的“和雅教育”办学理念、课程构建、学校管理情况。

虽然占地仅有15亩,但始建于年的红牌楼小学已近走过百年风雨,历经养成教育、礼仪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教育实验的实践和研究,逐渐生长出了“和而不同,雅而有趣”的“和雅教育”文化追求,确立了“和雅红小,乐在养正”的办学方向,以“红小的红,实质是爱”为教育主题,培育“养仁爱之德,行礼仪之举,博成才之识,展个性之美”特点的现代小学生为己任。

近年来,学校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形成了“经典诵读、书法教育、川剧传习、太极习练、篆刻传承”为特色的五张传统文化名片。

在六和园,代表团通过观摩学生书画作品,了解了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五张名片中的“书法教育”特色,了解了书法教育融入到学校课程的实施方式和效果。

随后,代表团还在川剧长廊、经典诵读长廊、篆刻长廊、书法长廊详细了解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五张名片”的校本实施情况。

在书香长廊,代表团查阅了学校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的制度及过程管理资料,特别肯定了学校常年坚守的“三常三实三活”教学管理风格,以及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国家意志体现”形成的“一个体系三个类别”的“和雅课程”体系(传统文化传习类、学科课程融入类、德育课程实践类)。

在风雅晓园,代表团了解了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的营造以及文化熏染的情况,同时了解了学校因地制宜,实施和开展劳动教育的情况。

最后,在学校操场上,代表团的领导和专家通过学校牌楼LED屏了解学校牌楼课程开展的情况和成果,同时和表演川剧社团《变脸》小节目的师生一起合影留念。

代表团领导及专家对红牌楼小学的“和雅”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五张优秀传统文化名片的打造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特别称赞了红牌楼小学虽然占地小,但是别致、精致、雅致,校园每个角落都氤氲着浓浓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同时勉励学校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会议精神,分析领会新时代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构筑四川教育“鼎兴之路”的目标,持续深入挖掘“和雅”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并聚焦现代课堂,促进教学进一步改革,推动红牌楼小学这所百年老校在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完成新的跨越,唱响新的篇章!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市红牌楼小学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by/9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