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同为肠道病毒引发的感染性疾病,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和亲密接触,流行于5—7月。幼儿园是人群密集处,且幼儿的抵抗能力弱,幼儿园十分重视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安全常识教育,加强校园的卫生保健工作。在此,我们温馨提示,敬请您做好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让我们携手为孩子创建一个卫生而安全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1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咽炎。常继发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疟疾、流行性脑膜炎,亦可单独发生,除咽部外,口腔黏膜亦可发生疱疹。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主要侵袭1~7岁儿童,潜伏期2~4天,全身症状一般在4~6天后自愈。
2手足口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凌云幼儿园防控措施
1、保健医生每天坚持做好晨检工作,检查口腔咽喉、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晨检如发现疑似病例,敬请家医院确诊,防止入园传染其他孩子。
2、每日室内保持通风,带孩子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班级老师加强护理,勤喝水,勤换衣确保幼儿健康。
3、班级内使用消毒水,每天抹桌子七次,地板、门把手消毒三次;玩具、教具消毒一次;每周两次太阳下暴晒2小时,座便器随时保持清洁;幼儿被褥、睡室每天开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
4、幼儿口杯、毛巾每天消毒两次,餐具一餐一消毒。
5、班级教师及行政人员每天会在上午9:00、12:00、下午3:00对幼儿进行集体检查,并加强观察幼儿精神和健康状况,做到层层排查。
6、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户外活动后加强洗手。
家长配合须知:
1、节假日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活动,包括居住的小区公共游乐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室内常通风。
2、家长每日早起、晚睡前检查孩子的口腔、手掌、脚掌,发现疑似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症状,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
3、如幼儿有不明原因发烧、发疹、口腔溃疡等症状,要引起重视,如医院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请在第一时间通知幼儿园做好防治工作,并配合幼儿园进行隔离与请假休息治疗。
4、幼儿康复回园时需提供幼儿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诊断证明和康复证明。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愿我们的孩子健康而快乐!
凌云幼儿园
编辑
张璎
审核
陈桃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