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脑炎日来临之际,「神经病学时间直播间」第12期,丁香园特邀医院神经内科冯国栋主治医师,在「世界脑炎日特别专场」之《脑膜炎/脑炎千年寻因之旅》,介绍脑炎和脑膜炎的基本概念、定义、临床表现以及人类疾病的“进化史”和诊疗史。
脑炎是一种的由感染或免疫原因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性疾病,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人群中,脑炎发生的比例并不高,大约在7例/10万-人,但是预后极差,据统计,年全球共有大约万脑炎患者,大约30%的脑炎患者不治身亡,而即使活下来,也仍然有很多患者遗留残障。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步,尤其是在过往的10年间,对脑炎的机理、诊断和治疗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我们不仅认识到以前所不了解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并且在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免疫治疗领域取得巨大进展;由于第二代测序(NGS)技术的发明,可以检测到一些以前未知或难以检测的病原,从而对感染性脑炎的诊断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由于各种技术性和制度性原因限制,公众对脑炎知晓不够,不能及时就诊;非专科医师对脑炎认识不足,不能及时转诊;神经科医师对脑炎经验不丰富,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因此目前脑炎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致残致死率很高。
昨天从传染到感染
医学史上对脑(膜)炎的认识从神话到经验,到近代的实验医学,人类逐渐发现感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
那么感染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的发现历程是怎样的?
生物医学对感染性脑(膜)炎的认识如何?结核性脑膜炎是怎么一步步为人们发现的?
分子医学、基因组学对于脑炎/脑膜炎的临床诊治有哪些促进作用?
今天从病原到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