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季节,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控

西藏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595305.html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种类很多,可分为致病性钩体及非致病性钩体两大类。致病性钩体能引起人及动物的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尤以南方各省最为严重,对人民健康危害很大,是中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中可感染野生动物和家畜,其中以鼠和猪为主要宿主。钩体感染动物后,大多呈现隐性感染,不发病。但在肾中长期存在,持续随尿排菌,污染水源和土壤,人类与污染的水或土壤接触而感染。钩端螺旋体也可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胎儿,导致流产。钩体病经常在雨季,洪水期和水稻成熟时节,田间鼠类活动频繁的夏秋季流行,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6--11月,高峰出现在7、8月间。

临床症状:潜伏期2--20天。

1、早期(钩体血症期):多在起病后3天内,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2、中期(器官损伤期):在起病后3--14日,此期患者经过了早期感染中毒败血症之后,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炎等。

治疗:明确诊断后首先进行病因治疗。国内首选青霉素(警惕青霉素治疗后的赫氏反应与肺弥漫性出血的出现),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用庆大霉素,或四环素、红霉素等。针对患者病情的轻重可予相应的辅助用药。

传播途径:1、可通过直接接触携带病原的鼠或猪而传播。

2、可通过间接接触被病原污染的水或被感染家畜的排泄物、血液、脏器等而传播。皮肤,尤其是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是钩端螺旋体最主要入侵途径。

3、可经口传播,食用被鼠尿污染的食物

由于钩端螺旋体病属于传染性疾病。存在一系列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其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1、避免接触污染水除非确定水源是干净的,否则请不要喝未煮沸的水。由于钩端螺旋体病可通过其他身体部位进入体内,因此避免在淡水区域游泳,滑水,航行或钓鱼。

2、远离感染动物,尤其是野外大鼠。大鼠和其他啮齿动物是钩端螺旋体的的主要携带者。如果必须接触野生老鼠或者它们的栖息地,请做好防护措施。

3、驱鼠灭鼠。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食用病畜肉和生肉;瓜果蔬菜用干净的水洗净;使用消毒剂如漂白剂,溶剂,酸溶液和碘能够很好地杀灭钩端螺旋体。

注意周围环境,尤其是旅行时:在卫生条件差的国家,钩端螺旋体病更为常见,可能难以避免。建议提前1个月接种钩端螺旋体疫苗,如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诊。

温馨提醒:农忙季节穿雨靴下地,在钩端螺旋体病高发季节预防服药和接种钩端螺旋体疫苗。咨询

图文编辑:张艳红

初审:田茂平

复审:吴杰兵

来源:腾讯医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zd/4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