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曰报请不要再祸害中国医疗行业了

E药汇ID:EYH

今日,各位媒体一致“悼念”八毛前治好高烧的“八毛钱爷爷”,包括《人民日报》,引用两位医生网红的原创文章“怼”一下这些误导舆论的“不科学”媒体“观点”。(对了标题是:人民曰(yuē)报)

1.白衣山猫:请你们别祸害医疗行业了

今天早上,朋友发给我一条消息,说:“你们这个行业,又被表扬了。儿科医生那么短缺,估计以后还会有很多医生受到表扬。不过,看来你们医生要钱,没有,要命,死了有可能会被宣传成典型。”

我打开他发给我的链接,这是人民日报的报道,一看题目就觉得很好笑:《含泪送别!八毛钱治好高烧的“不打针爷爷”,这才是医者仁心》。媒体对于这八毛钱就能够治好病的事情,怎么那么热衷呢?

我一下子想起了当年的八毛门事件。

年8月21日,深圳龙岗,出生仅3天的一个男婴因为腹胀,医院,3天后,医院出具病情告知书,告知孩子有肠梗阻、小肠结肠炎,为先天性巨结肠。需要手术,手术费要数万。

孩子家长签字拒绝手术,8月24日带医院就诊。家长称接诊医生开了八毛钱的药,“孩子就治好了,能吃能拉”。家医院过度医疗,医院撤销科主任,退还元住院费,赔偿10万元。深圳新闻网在年9月5日,未经调查,发表《医院要做10万元手术最终8毛钱治愈》一文,众多全国性媒体迅速跟进报道,却没医院方面说法,基本上医院。网络上,网医院黑心赚钱。

事件随后引发全国性的医患信任危机,医院多名阑尾炎患儿因“八毛门”事件影响,患儿家属拒做手术,导致阑尾穿孔,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的严重后果,医院也有类似事件发生。

年10月20日,医院小儿外科被证实患先天性巨结肠,花费大约2万多元做手术后康复。此后,该家长公开道歉,深圳新闻网也迫于社会压力公开道歉,但是其他各大媒体,至今无人道歉。

时隔六年,中国媒体又一次掀起了“八毛药治病的热潮”,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是用捧医生的形式出现,采用的是捧杀的手段。

我们来看看原文报道:

媒体的原文报道

八毛钱治好高烧,不打针爷爷才是医者仁心。众多的文章转发者,宣泄着他们对医生的不满,看中的也是“八毛钱”,“不打针”“这才是医者仁心”。

真是这样吗?

我想请这些无知的记者和编辑们搞明白一件事情:发烧,并不是一个疾病的诊断,而是众多疾病的一个症状而已。有的发烧,不需要钱,不用药也会好,比如没有并发症的感冒发烧;有些发烧,别说八毛钱,就算8万元,也未必治疗得好,比如,脓毒血症合并脑膜炎导致的高烧。

文章报道中说胡医生行医50多年,坚持开药治疗,只为一名患儿进行过肌肉注射。

人民日报微博截图

而且,从人民日报的文章的内容看,这个唯一打针的孩子,是一个休克的孩子。

稍微懂一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休克病人,会有生命危险,抢救不得法或者不及时,会死人。休克病人的抢救,第一条就是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扩充血容量,才能保证正常的血液灌注,维持心脑肺的功能,从而挽救人的生命。

人民日报说,胡医生为一个休克孩子进行了50年来的唯一一次肌肉注射,而不是输液治疗。休克孩子能够救得活,我表示怀疑。我绝对不相信这是一个顶级儿科专家坐的事情。媒体这是公然污蔑我们的儿科专家。

人民日报说他行医50年,只开药,不给孩子打针。这50年中,难道胡医生就没有遇见过重症病人吗?别的不说,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有些腹泻患儿,病情到了严重脱水出现休克的情况下,光吃药不输液,不死人才奇怪。我相信胡医生不会只开药不打针。这又是媒体在公然污蔑我们的儿科专家。

如果不打针“这才是医者仁心”,那么第一步,人民日报是不是医院的儿科病房,儿科重症病房全部拆了才满意呢?重症儿科疾病,哪一个病人离得开打针和输液?第二步,把全国的儿科病房,儿科重症病房,全部取消了吧,他们对重症患儿的救治,哪个离得开打针和输液?

肌肉注射和静脉输液,是现代医学进步的成果之一,这种给药方式的出现,挽救了千千万万以前救不回来的重症病人。作为中国大陆有影响力的一家媒体,用“不打针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来妖魔化打针和输液,又为了什么呢?你们这种反科学的反智行为,不是在祸害医疗行业吗?

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还说到了医生的收入问题。

人民日报报道截图

全国最顶级的儿科专家,退休工资加上返聘工资,相当于双工资待遇,一个月才元。胡医生愿意放弃更高的收入,这是他的权利,我一点也不怀疑他的艺术和医德和他的高风亮节。我相信,以他的专业素养,他也不会同意媒体这种报道。

我们医生,也是爹妈生,爹妈养,但我们开始做医生的时候,也要养活自己,也要养孩子,也要养父爹妈,这些都需要钱。普通人做医生,无非是做一个职业,服务大众,换取报酬,养活自己和家人。

一个年轻医生,奋斗几十年,成为了全国顶尖的儿科专家,即使在双工资的情况下,一个月的收入才元,在老同学中,是最穷的人,这样的职业,对于年轻人,有什么吸引力呢?一个顶尖的儿科医生专家这么穷,有关方面不应该感觉到惭愧吗?

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感到惭愧,还在津津乐道地宣传这种反人道的医生的清贫。他们正在用这种方式,来逼迫年轻医生不断改行,来祸害医疗行业。

两个星期前,我委托了一些年轻医生开展调查,调查的内容,医院,医院里,年轻规培医生改行的情况。调查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从目前所知道的情况看,基层医疗机构,年轻医生改行的数量和比例,非常惊人。中国大陆年轻医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流失。医生流失的最关键原因,就是没钱。

我们的年轻医生,需要参加三年的规范化培训。名义上,国家对规陪医生每年有3万左右的补贴,但是这个钱,根本就没有全部发到规培医生手上。雁过拔毛,发到他们手上的,少得可怜,说起来,都是血,都是泪。这些年轻的规培医生,规培三年,如果没有家庭的资助,恐怕自己吃饱穿暖都成问题,更别说这个年纪需要的恋爱结婚了。

我国台湾的住院医生,需要五年培训,从R1到R5。住院医师第一年,每个月可以领到月薪10万台币(相当于2万多人民币)。以后每年还要递增。内外妇儿急诊这五大科室,因为缺少医生,参加这五大科培训的,还可以额外领到每年12万台币的补贴。另外,台湾的工薪阶层,和我们江浙沪工薪阶层的收入,差不多。

美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美国联邦政府每年为参加培训的医师提供15万美元的资助,包括医师工资、福利、行医保险和带教工资。美国规培医生第一年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

没有比较,没有伤害。

如果每一个医生,都只能是清心寡欲的穷人,也许会吸引一些圣人来学医,但是,吸引不了需要吃喝拉撒都要钱的芸芸众生来学医。顶级儿科专家很穷,是有关方面的耻辱。

歌颂全国顶级儿科专家很穷,只会吓退更多的有志青年来学医。媒体这是实实在在地在祸害医疗界。

这些日子,儿科医生短缺的矛盾,因为一场流感而暴露出来。其实,急诊科更加缺人。妇产科也很快就会出现医生荒,接下来,如果没有有效措施,全行业都会出现医生荒。天下无医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我呼吁,你们这些媒体人,笔下留情啊,请不要再祸害医疗行业了!

2.最后一支多巴胺:够了,不要用歪曲的价值观来荼毒我们的心灵了!

这几天很累,总觉得双下肢酸胀不适。

有一种不好的想法在心间挥之不去:自己总是长时间保持坐着,会不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会不会发生肺栓塞?会不会猝死?

请原谅我就是这么矫情,就是这么爱惜自己的身体。

因为健康是自己的,医院没有我继续运转,病人没有我继续看病,家庭不能没有我,我不能没有我。

所以,我决定:今晚夜班之后,一定要好好睡一觉,管它风花雪夜,管他病人焦躁,管它孩子哭闹。

但是,有时候,我们却被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在不知不觉间被带着节奏,被荼毒心灵着。

以《人民网》为代表的媒体们近期推送了一片感人至深的文章,题目为《含泪送别!8毛钱治好高热的“不打针”爷爷,这才是医者仁心》。

文章内容,我不在重复,大家在网络上可以轻易查阅。

我想说的是:

1:这些官媒们在发布同医疗相关的文章时为什么不请相关专业人士审阅?

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媒体不仅缺乏专业的素养,更加缺乏严谨的精神。在他们心中,写文章编新闻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是一件不需要负责任的事情。

否则的话,又怎么会有诸如偷肾门/纱布门/八毛门/缝肛门等一系列惊天地泣鬼神的无耻下线诞生呢?

我敢断言,这篇《含泪送别!8毛钱治好高热的“不打针”爷爷,这才是医者仁心》只是小编们自己闭门造车的产物。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有时候他们是无心之失,有时候甚至就是在故意浑水摸鱼!

如果胡院长在世,是绝不准许他们如此“毁谤”和“绑架”的!

2;发热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病!

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即使是人民网这种知名媒体的高学历记者们也不过如此。

能够导致发热的疾病有很多,可轻可重。

轻者如普通感冒,甚至不需要花费一毛钱也能康复,因为它本身就是自愈性疾病。

重则如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等,不要说8毛钱,就算是8万块钱也不一定能够扭转乾坤。

而作为儿科医生,不仅能够接触到发热症状的患者,更加能够接触到危重的患者。

难道以后儿科医生们,治疗这些病症的患者不能超过8毛钱,否则就是没有仁心?

难道你们就是用这种极端的例子来概括所有的现象?

对不起,我忘记了:如果不适极端的话,中国的新闻界又怎么会出现各种“门”的奇葩呢?

3:只开口服药,不打针不输液就做不了医生!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如果有一个医生告诉你:自己行医生涯中从不打针/不输液。

那么,基本上只有两种情况:他是中医,而且是自己开诊所的中医;他是领导,而且是没有干过基层的领导。

不错,我们这个社会是存在过度输液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是代表输液就是错误。

还是以儿科为例:秋季的时候会有很多腹泻的患者,如果患者因为严重的感染和过度的脱水出现了休克,请问医生该怎么办?

难道医生还要开几盒口服药给你吗?

医生肯定应该第一时间为患者打开静脉通路,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酸碱平衡!

如果患者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怎么办?

如果患者需要肠外营养怎么办?

但是,有人却在进行着心理暗示:不给你打针的医生才是医者仁心,其他人都没有仁心。

我想如果胡院长在世,比定是不准他们如此胡乱报道和道德绑架的!

3:不爱自己的医生不是好医生

一个医生如果连自己的身体健康都不爱惜,你还指望他能够爱惜病人的身体健康吗?

一个医生如果对自己的家庭亲人都不负责,你还指望他能够对病人负责吗?

但是,长久以来,我们却都这么认为:那些不顾自己/不顾家庭/不顾亲人的医生,才是医者仁心。

你看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几乎都是如此,你看每一个人的心间都是如此的龌蹉不堪!

这种脑残的道德绑架式的宣传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它宣称的是披着正能量外衣的负能量。

为什么说是负能量?

为什么退休加返聘的老专家每一个月的工资收入只有区区五千块?

为什么耄耋老人不能颐养天年,还需要奋斗在一线?

为什么儿科/急诊科医务人员不足的问题常久得不到解决?

为什么中国人的基础医学常识如此匮乏?

为什么中国的媒体和记者在新闻报道,尤其是涉及医疗的报道方面如此缺乏专业素养?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吃着人血馒头?

够了!不要用歪曲的价值观来荼毒我们的心灵了!

今天就说到这里吧,因为我马上要关电脑去上夜班了。

可以预见,今天夜班,我将要给几十个病人静脉输液,给几乎百分百的病人看病费用超过8毛钱!

是因为我没有仁心吗?

还是因为我接触了太多的病人,太多的危重病人?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zd/5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