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尹飞教授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在儿科临床中非常常见,仅次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由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儿科医师临床早期诊断此类疾病往往比较困难。为了不断提升我国儿科神经系统领域的诊疗水平,本刊就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问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尹飞教授进行了专访,他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专家,在此领域有深刻造诣与研究,本文将精华部分整合成文以飨读者。

尹飞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与成人有何不同之处?

尹飞教授:儿童神经系统的疾病与成人神经系统疾病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疾病谱不同,儿童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的疾病谱包括:肢体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小儿癫痫、中枢性感染性疾病、遗传相关的代谢罕见病和神经免疫性疾病。成人神经系统疾病谱包括: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成人癫痫。其中小儿癫痫主要由遗传因素造成,而成年人的癫痫主要在脑卒中后出现。成人的神经免疫性疾病更多一些,如多发性硬化的成年患病率远远高于儿童。中枢感染性疾病,成年患病率比儿童少一些,医院中接诊的脑膜炎患儿较多,而成人的中枢感染性疾病往往发生在脑外伤或脑手术后的感染。因此,成人和儿童的神经系统疾病,无论是从疾病谱、预后,还是治疗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别。

目前针对感染性神经疾病主要的诊断方法都有哪些?在临床中需要注意什么?

尹飞教授:儿科中枢感染性疾病在我国的诊疗水平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经济发展水平越滞后,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就越高。例如化脓性脑膜炎依然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肺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可通过疫苗接种预防,但该疫苗目前是自愿自费接种疫苗,所以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仍有很高的患病率。结核性脑膜炎的传染源大部分来自患儿生活中的密切接触者,如父母、保姆、幼托机构人员。由于目前我国结核病的有力控制,其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但仍偶有反弹。病毒性脑膜炎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十分密切,就同流感、上呼吸道感染一样,始终存在一定的发病率。其中乙型脑炎由于疫苗注射,其发病率下降明显。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诊疗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下降明显。

儿童时期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否会对患儿今后的成长造成影响?请您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一下患儿在康复阶段的治疗经验?

尹飞教授:儿童时期神经系统疾病如果得到及时的干预治疗,将会对儿童一生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比如癫痫患儿,改革开放前没有有效的干预治疗,很多患儿出现溺水等意外死亡,现在我们对癫痫儿童的管理已经逐渐成熟。婴儿痉挛症是小儿癫痫中较难治愈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是反复地痉挛、发育迟缓、脑电图高等,这类病人过去都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现在随着技术进步可以探明患儿具体病因并进行手术和后期康复,取得较好的预后。

我国脑室腹腔分流术的诊疗技术是否成熟并规范?

尹飞教授:脑室腹腔分流在国际上发展迅速,但在国内还对其存在一些误区,认为要将感染完全控制之后才可进行脑室腹腔分流,但对于这类病人,其脑积水引起的颅高压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因此也无法完全控制其感染。目前,有近1/4的患者在经过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可回归正常生活。近十年间,我们对这项技术的推广挽救了很多因颅高压无法控制的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生命。但这项技术的开展要基于两个前题:对疾病的诊断是正确的、具备较强的小儿外科手术团队。

您对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儿科医生有哪些工作或学术方面建议?

尹飞教授:脑科学是发展极其迅速的一门学科,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相较于其他系统疾病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神经系统疾病又是“最讲道理”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以明确病患部位。因此,作为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研究及治疗的医生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诊疗水平。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排版

丁慧鑫

审校

董晓慧

投稿邮箱:

Neurologynews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zd/56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