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赌这辆雷克萨斯肯定没人买

全球雷车粉翘首以盼的新款雷克萨斯IS,在经历一次跳票之后,终于在6月16日行了首发。

这次新款产品力表现如何?虽然目前还无法体验车辆和知道售价,但从现在已知的产品力还是可以分析的。

先说设计。雷克萨斯的设计一向来都是非常惊艳的,尤其是最新的一套家族化设计语言,可以说把豪华、运动、犀利完美地结合了。

可是放在新款IS上,很多人的评价却是负面。一方面原因是其相比起老款车型变化实在有些小,仅仅只是在车灯、下包围、进气格栅造型等细节上进行了修修补补。

进入内饰,变化幅度更小,几乎就是照搬老款的设计。甚至老款车型上出现的银色装饰条在新一代车型上进行了减配。难道说雷克萨斯是得罪了新IS的设计师了吗?

由于此次IS不是换代,只是改款,因此,新IS并没有采用丰田最新的TNGA架构,而是继续采用了老一代的平台。

此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新IS居然和比亚迪的E2在设计上有着高度的关联性。

同样贯穿式的尾灯,犀利的前大灯,以及面积巨大的格栅,真可谓是同胞兄弟。真不知道比亚迪看了新IS的设计之后会是怎样的想法?

当然,雷克萨斯新IS也不是一无是处,亮点还是有的。比如说,外观上,新IS的轮眉更加外扩,配合上长宽高的加大,整车的气势感是要更足的。

内饰部分,新IS的中控大屏尺寸由8英寸增加到了10.3英寸,同时屏幕还向着驾驶员一侧偏移,功能上支持CARPLAY和CARLIFE,便于驾驶者更便捷地使用屏幕。

配置方面,新IS升级了全套的安全辅助系统,同时像马克莱文森音响等配置也没有缺席。

不过,这些看的见的部分并不是此次新IS提升的重点,其重点更多在于看不见的地方。

一:雷克萨斯针对新IS车身刚性进行了重点增强。这样带来的好处是让车辆在行驶过程当中有着更好的姿态,同时行驶在颠簸路面上的时候车身的NVH和舒适性表现也更好。

二:悬架进行减重。通过对于材料和结构的优化达到减重的效果,目的是为了让车辆有着更好的操控性。

但有一说一,即使新款IS在内在部分进行了许许多多的提升,我认为也不一定代表它之后在国内的销量就能够达到预期。

原因分为两方面:

首当其冲的是定位。作为一款中型车,新IS此后要面对的是BBA三强还有凯迪拉克CT4这样的对手。

这些车型的最新款车型目前早已经投放市场,积累起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了,可雷克萨斯新IS距离国内上市还遥遥无期。

就算是新IS有着进口身份的光环加持,但是BBA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是吃素的,IS想要在短时间内从对手那里抢到客户是比较难的。

况且,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来说,买车首先看的是外观、内饰,这两方面前面提到了恰好是新IS没怎么变化的部分。因此,很容易给消费者留下不厚道的印象。

再说定价。众所周知,雷克萨斯在同级别的售价都是属于非常坚挺的那一个,要知道现在即便是BBA在中级车这个级别也有不同幅度的优惠。那么未来新IS要卖多少钱才合适呢?很纠结!

如果卖的比BBA高,会造成两个问题:

1.除非是雷车的死忠粉,否则大多数理性的消费者为什么不去买国内影响力更大,价格更低的BBA车型呢?

2.IS在雷克萨斯内部产品线里的定位是低于ES的,如果定价过高,那么给ES的压力其实就变大了,变相压缩了ES的定价空间。

可如果卖的比BBA低,也会存在问题:

这个问题老生常谈了,那就是影响品牌力。路虎、凯迪拉克就是最好的例子,路虎国产之后售价一路走低,但是口碑不增返降。凯迪拉克也一样,靠着巨大的优惠割了一波韭菜,但是至此也就和第一梯队的差距越来越大。

雷克萨斯自然也是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是不会把价格定的太低的。

总之,因为定价的窘境,再加上第一眼的产品力还没有优势,我想这应该是就是新款IS存在最大的问题了。

若雷克萨斯真的对这台车在国内市场寄予厚望的话,那不妨把我说的几个问题好好考虑下吧……

往期回顾

不到14万,吊打马自达CX4?

哈弗大狗来了,这次会是你的菜吗?

试驾凌派锐·混动,到底值不值得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zd/80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