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也能办成大教育

本文转自:临沂日报

□临报融媒记者孙云

通讯员郭志荣

梁警之

人勤春来早。暖阳照耀下的临沂河北小学分外安静。这所小学坐落于罗庄区罗庄街道河北村西北方向,临河而立,环境优美。开学之前,学校的老师们提前做好了准备:对特殊学生进行家访,备足这学期的教学资源,筹划好一个学期的安排和课程……就是这群教师凭着赤诚教育情怀,日复一日地做这些不起眼的“小事”,使当时只有一个教学班、一名教师的学校,经过48年的不断发展壮大,成就了现有17个教学班级、40多名教职工的“大学校”“好学校”。

用书法教育开启美育教育

临沂河北小学自建校之初就拥有书法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成为提高孩子们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的重要环节。用书法教育开启学校美育教育并成为具有三大影响力的“特色”之一。

高鹏程作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年来到临沂河北小学,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便萌生了一个念头:在书法中教育人生。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此,学校专门在教学楼四楼开设书法教室,高老师自费购置书法用具,将学生集中到一起进行书法学习。结合学校现状,高老师积极完善书法课程,认真钻研书法教学。不到五年,临沂河北小学的书法课程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用科技教育与国赛结缘

临沂河北小学虽地处城区,却是城区为数不多的几处村级小学之一。它深处乡村腹地,进校门一眼便看到铺了一层草皮的操场和操场尽头的一处四层的教学楼。但熟悉它的人都知道,它简约但不简陋,就像一个温暖的家,温暖了在这里工作的教师们,也温暖着在这里学习的学子们。

有一次,校长周玉农带着三名学生去临沂人民广场参加慈善义演活动。孩子们第一次有机会走进市区,对所见所感既懵懂又好奇。活动结束后,周校长带着三个孩子去超市。在超市的牛奶面包区,孩子们端着盘子,手拿夹子,眼睛看着5元钱三个的面包,不知做何选择。即便是如此,孩子们仍不忘回头问一问他们的老师:“老师,您吃什么样的?”周玉农的眼眶瞬间湿润了,他亲切地对孩子们说,你们想吃啥吃啥,管饱、管够……他深知,眼前的这些孩子,不仅仅是没有来过人民广场……从这一刻起,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多一些机会,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怀抱着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他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报名罗庄区组织的科技比赛。从五六十米远的“鸡蛋撞地球”、42公斤的“纸承重”,到两人组建兴趣小组,随着经验的积累,科技项目也越发丰富,纸飞机、无人机、机器人、七巧板等,在区赛、市赛、省赛、国赛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用甲骨文课程实施传统文化教学

为了从根基上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伟大、民族复兴的意义,学校克服许多困难开设了甲骨文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

在高鹏程的带动下,学校编著《有趣的甲骨文》作为校本课程教材。书中收录了常用的个甲骨文,书法和插画都由高老师手写手绘。课程的设置让学生在了解汉字来源的基础上写好汉字。同时语文和美术等课程也将甲骨文融入课程教学,形成学校课程教学的一大特色。

年,临沂河北小学积极参加甲骨文特色学校评选,开展各色甲骨文相关活动。经过一系列评审工作后,临沂河北小学成为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之一。至此,学校踏上了致力于甲骨文弘扬与发展的道路。

特色品牌成就学校未来。学校先后荣获“临沂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全国科普示范学校”“中国硬笔书法会员单位”“5A级罗庄区平安校园”,荣获“罗庄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罗庄区办学水平先进单位”等20项荣誉称号。-03-:00:00:0——临沂河北小学推进“小规模学校”建设村小也能办成“大教育”/enpproperty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zd/96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