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以反复发作的脑膜炎为特征,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头痛、颈强直、发热和脑脊液细胞数增多,由Mollaret年首先报道,是神经系统少见疾病。两个特点:1.良性2.复发性;至于无菌性,应该是限于当时的医疗技术无法明确病原而下的诊断名称,现在的NGS应用,文献多报道见于HSV-2感染。
本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年Bruyn提出的诊断标准:(1)反复发热伴脑膜刺激征。(2)间歇性发作,间歇期无任何阳性症状和体征。(3)发作期脑脊液细胞数增加,包括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4)病程自限,无后遗症。(5)应用现代检查技术不能发现任何致病微生物(时代在发展,无菌性这个病因性诊断会被取代)。
脑脊液中出现形态大而不规则,胞浆和胞核分界不清、容易破碎的单核细胞,即Mollaret细胞(又名足迹细胞或者鬼影细胞)被认为是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一般认为在发病数小时内出现,24h后很少见到,故腰穿检查强调早期做(24小时内)。
HSV-2导致的Mollaret脑膜炎临床多表现为头、发热、脑膜刺激征、畏光、恶心、呕吐等症状,一半的患者会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病程病减少发作的次数。HSV-2感染很普遍,是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所以,临床上遇到反复发作的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脑膜炎,应警惕HSV-2感染,尽量明确病原,可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减少医疗负担。大约一半的患者有短暂的神经功能缺损
疱疹病毒被认为是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的最常见原因,其病原体多见于HSV?2,现有的研究表明85%的Mollaret脑膜炎病例是由HSV?2引起[1,4?5]。HSV?2引起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头痛(%)、畏光症(47%)、自我报告发热(45%)、脑膜刺激征(44%)、恶心和(或)呕吐(29%)[6],值得注意的是大约一半的患者有短暂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包括癫痫发作、幻觉、复视和颅神经麻痹。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和泛昔洛韦已经用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减少脑DOI:10./cma.j.issn.5?..0.··疱疹病毒被认为是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脑膜炎的最常见
原因,其病原体多见于HSV?2,现有的研究表明85%的Mollaret脑膜炎病例是由HSV?2引起[1,4?5]。HSV?2引起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头痛(%)、畏光症(47%)、自我报告发热(45%)、脑膜刺激征(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