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痤疮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25.html
小蜘蛛导读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年4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年4月(年4月1日0时至4月30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只有4例,死亡0例。
7、8、9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发期,80%-90%的病例集中在这三个月。自7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使用乙脑疫苗以来,乙脑发病率明显降低,基本上控制了全国范围的大流行。本文将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相关知识。
0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encephalitisB,简称乙脑)的病原体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属于我国乙类传染病。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人感染乙脑病毒后潜伏期为5-15天,病人症状以高烧、惊厥、昏迷为主要特征,病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初期: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头痛、发烧、常伴有寒战,体温38℃-39℃。头痛常较剧烈,伴有恶心、呕吐(呈喷射状),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6天。
2.急性脑炎期:最突出的症状是持续高烧,体温高达39℃-40℃以上,几天后中枢神经感染加重,出现意识障碍,如神志恍惚、昏睡和昏迷、惊厥或抽搐,颈项强直,受影响肢体出现麻痹,有的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神经系统检查巴宾斯基征阳性,跟腱反射阳性。
3.恢复期:在此期神经系统症状逐渐缓解,体温和脉搏等逐渐恢复正常。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3乙脑的传染源是什么?它是怎么进行传播的?乙脑是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许多动物(如猪、牛、马、羊、鸡、鸭、鹅等)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乙脑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
(来源:传染病学第9版主编:李兰娟)
04如何预防乙脑?乙脑的预防应采取以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1.控制传染源
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患者隔离至体温正常。但主要的传染源是家畜,尤其是未经过流行季节的幼猪,故应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人畜居地分开;近年来应用疫苗免疫幼猪,以减少猪群的病毒血症,从而控制人群中乙脑的流行。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和灭蚊是预防乙脑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应消灭蚊孽生地,灭越冬蚊和早春蚊,重点做好牲畜棚(特别是猪圈)等场所的灭蚊工作,减少人群感染机会,使用蚊帐、蚊香,涂擦驱蚊剂等措施防止被蚊叮咬。
3.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根本措施。我国已经有十几个省、直辖市将乙脑疫苗纳人了计划免疫。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地鼠肾细胞灭活和减毒活疫苗,保护率可达60%~90%。接种对象为10岁以下的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人流行区的人员,一般接种2次,间隔7~10天,第2年加强注射1次,连续3次加强后不必再注射,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前1个月完成。接种时应注意不能与伤寒三联菌苗同时注射,以免引起过敏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慢性乙醇中毒者禁用。我国目前大规模生产的减毒活疫苗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抗体产生率高。近年来一些新型疫苗如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以及核酸疫苗等尚在研究当中。
(来源:传染病学第9版主编:李兰娟)
05乙脑应该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院感人的一天)添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