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讲小儿舌苔:
脾阳虚舌苔
一、舌象症状:
(1)舌头的颜色比较淡
(2)舌头中间的舌苔厚
(3)整体舌形偏胖、偏大,伴有齿痕
二、身体症状:
(1)身材偏瘦或者虚胖:中医认为,脾主肌,一个人的脾胃不好,营养吸收不够,他的肌肉就会不足,人就会瘦弱不堪,另外因为脾胃虚弱,无力运化,痰湿就会蓄积在体内,使身体虚胖。
(2)面色萎黄:中医认为“脾属土”,土的颜色是黄色,当一个人脾胃不足,土色泛于面部,出现皮肤萎黄、晦暗,缺乏红润之色。
(3)受寒后,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胃肠型感冒:脾虚不足的孩子,脾胃特别容易被寒邪给伤害到,稍微吃点冰凉(生冷)的东西,就会腹痛、胃痛。甚至腹泻,有时也会呕吐。尤其是在天气变冷,或者出去玩,接触到冷水等冷的物质的时候,孩子的身体更容易受到影响。而且,此时寒邪更容易与湿邪等邪气结合在一起,雪上加霜,让脾阳不足的孩子更容易因为寒湿而引起上吐下泻、发烧的胃肠型感冒。
(4)更容易患风寒感冒、鼻炎、哮喘、咳嗽:我们身体的正气,主要是靠脾胃吸收的食物精微物质转化而来,因此,脾气足,肺气才能充足,保护身体的营卫之气才能足。而脾阳虚的孩子,阳气不够旺盛,防卫身体的正气不足,因此,特别容易被寒邪伤到。因为脾阳不足,身体的阳气无力将其驱逐,寒邪残留不去,最终形成各种呼吸系统问题,比如鼻炎、咳嗽等。
(5)睡觉时全身出汗、流口水、眼睛不能完全闭上:头部出汗的孩子,是因为体内热盛,中医认为“蒸笼头”;上半身出汗的孩子,是因为有积食,积食堵在脾胃了;全身出汗的孩子可能是阴虚,晚上会盗汗。脾虚导致流口水、睡觉时露睛。
(6)大便有时干燥,有时偏稀,气味比较臭:脾虚的孩子,身体无力运化好的槽粕,这些糟粕的前半部分就会储存在身体里面变干,而因为脾虚无力运化,则后半部分还没来得及吸收就变成稀的,不成形。大便气味比较臭,是积滞的变现。
三、调理脾阳虚的方法:
脾阳虚的孩子侧重于补脾、补气,不建议给孩子滋阴!
(1)消积饮:
A: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炒鸡内金各6克。(6岁孩子的用量,年龄小的孩子酌情递减,3岁的孩子每味药各用3克)
做法:倒入2杯水(约毫升),开锅后文火煮20分钟
用法:每天饭后半小时喝,一般1天喝3次,每次煮够孩子当天喝的量就行。
B:三星汤:
小于1岁:炒山楂3克,炒麦芽8克,炒谷芽8克;
大于1岁:炒山楂5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
做法:倒入2碗水(约毫升),开锅后文火煮30分钟
用法:每天饭后半小时喝,一般1天喝3次,每次煮够孩子当天喝的量就行。
(2)补脾饮
主料:怀山药6克,莲子肉6克,炒薏苡仁9克,芡实3克(3岁以上用量)
做法:锅中倒入2碗水量(约毫升),煮沸后文火煮30分钟。
用法:每天喝2次,早晚饭后饮用,饮用5天。
(3)推脾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