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新生儿科最常见的疾病是什么,那一定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的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生成过多及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低下引起。
但是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一系列复杂的病因和各种各样的疾病。各位家长在“扫黄”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时不时会遇到拦路小鬼,甚至会是伤人性命的“妖孽”!
大家都清楚,病理性黄疸的第一类病因就是胆红素生成过多。胆红素生成过多的原因包括红细胞增多、血管外溶血(较大的头皮血肿、皮下血肿、颅内出血等)、同族免疫性溶血(ABO或Rh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病)等等。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染。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和原虫等引起的重症感染皆可致溶血,但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多见。这里就提到了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工作中,我们一旦跟家属交代败血症,很多家属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我们孩子得了白血病!
败血症和白血病除了发音有一点像,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疾病。
■新生儿败血症是细菌或真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感染,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新生儿白血病是血液系统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多于数周或数月内死亡。
新生儿败血症属于重症感染,临床表现并没有特异性,往往累及到各个系统,而出现各种表现,比如发热或体温不升、食乳欠佳、哭声减弱、腹胀、气促、嗜睡等,还有就是黄疸。
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常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1周后开始出现黄疸。黄疸进展迅速加重或退而复现,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黄疸,均应怀疑本症。
我们的病例,有发热、黄疸、贫血,自然会考虑败血症,而血培养也证实了这个诊断。
新生儿败血症听起来就够严重的了,怎么又成了化脓性脑膜炎了呢?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系指生后4周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一般新生儿败血症25%会发生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期比其他年龄更常见,在发展中国家其病死率达40%~58%。近20年来,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致残率并无明显变化,因而早期识别症状体征和诊断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败血症相似,可有发热、惊厥、黄疸、精神萎靡等,无特异性;新生儿由于囟门和颅缝缓冲作用,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及早确诊和进行科学有效的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是该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如有发热、惊厥、体温不升等表现以及围生期异常如胎膜早破等病史,应警惕化脓性脑膜炎的可能,必要时行腰穿检查。国外资料也表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和体征不典型,为避免漏诊,对于可疑或确诊为败血症的患儿均应行腰穿检查。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自身免疫能力较低,因此较易引发细菌感染;当细菌突破血脑屏障,抵达中枢神经后将会导致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因此该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若未能采取及时积极有效的治疗,将会造成脑积水等后遗症,引起患儿智障或死亡等严重后果,
我们再捋一捋黄疸、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的关系:
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黄疸有时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
败血症25%会发生化脓性脑膜炎。
也就是说,不明原因的黄疸,一定要考虑到败血症,而一旦确诊败血症,就有1/4的机会合并化脓性脑膜炎,如果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就要立即开始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不然就可能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同时,再次提醒家属们:黄疸无小事!切忌盲从网上说、别人说、奶奶说、妈妈说,而是请专业的医生评估、监测。
作者
李月兰
联系我们
-,北京中科医院坑北京那间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