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脑膜炎奈瑟菌(Nm)菌株的nalP基因分布特征,为其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对株分离自我国的Nm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利用菌株全基因组框架图获得nalP基因及其两侧序列,对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及聚类分析。结果株Nm携带nalP基因;Nm中nalP基因与淋病奈瑟菌(Ng)中nalP基因的同源性为95%~96%,但系统进化分析明显分为两支,两侧间隔区同源性>85%。9株无nalP基因菌株中6株为?nalP2型,新发现3种排布方式。C群患者和健康携带者来源phaseon菌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中nalP基因可能由Ng获得后各自独立进化,无nalP基因菌株可能是nalP基因丢失,能够表达NalP的C群患者来源菌株可能缺失NalP的补偿机制。前言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为革兰阴性双球菌,人是其唯一宿主,通常定植在鼻咽部黏膜,健康人群携带率为10%~20%。其主要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和菌血症,全球每年流脑病例高达50万例,病死率在10%左右,约20%患者留有后遗症。荚膜多糖是Nm主要的毒力因子,是疫苗的主要成分,基于荚膜多糖的结构,可将Nm分为12个血清群:A、B、C、W、Y、X、Z、E、H、I、K和L,其中A、B、C、W、X、Y占95%左右。近年来,不可分群(nonserogroupable,NG)菌株呈增多趋势且出现病例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为Nm常用的分子分型方法,基于7个保守的管家基因,目前,Nm可分为个序列型(sequencetype,ST),分属于48个克隆群(cl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