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一些人的朋友圈里流传说,广西梧州某高中多名师生出现了发热症状,经过证实,这些症状只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新冠肺炎并没有关系。
记者从市卫健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了解到,4月9日至0日,医院发热门诊接连收治了梧州某高中多名有低烧发热症状的师生。据了解,医院相关报告后,市卫健委派出专家组对发热师生开展诊疗、调查工作并进行核酸检测,就诊师生为上呼吸道感染。截至4月日,梧州市疾控中心已对该校校园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指导校方再次进行全面环境消杀。梧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刘俊:“近期,在我们梧州市某个学校有部分学生和个别老师因为有低热,或伴有流涕、医院来就诊,经过我们做化验、做CT等检查,考虑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目前是春季,是这个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是跟空气、环境、卫生是有一定关系,也可能和心情紧张、忧虑有关。目前,经过处理,就诊的学生和老师病情都得到了好转。
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和学校的复学开课,返城返校、返岗潮的到来,人员流动比较频繁,对防控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因此防控仍不能松懈,其中个人防护尤为重要。而正在备考的学子们每日要做好监测体温,还要勤洗手,教室和家里要注意多通风。若孩子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向班主任和学校报告,不谎报、瞒报疫情相关信息,医院就诊。此外,专家还建议,已经开学的各位毕业生家长要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学校方面,除了要做好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各位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避免学生聚集性活动,提醒学生做好个人防护。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眼下正值季节交替,气候变化反复,加之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在人员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比较容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小编提醒春季一定要注意预防这几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百日咳等。尽管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方式都是相似的——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因此,预防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也基本相同,主要包括:
一、室内勤通风。经常通风换气,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空气质量。二、勤洗手。洗手可以清除手上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避免由于手触摸口、鼻、眼睛上的黏膜进入人体,降低接触传播的风险。勤洗手不仅对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有效,对许多其他传染病预防来说都是最简单、最便捷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等情形后,都应该及时洗手。三、讲究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人群,用纸巾、手帕捂住口鼻。如果没有纸巾或手帕,可弯曲手肘捂住口鼻,尽量避免用双手遮盖。四、合理佩戴口罩。医院、地铁、公交、商场等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如果患有呼吸道疾病,外出时更应该佩戴口罩,同时与他人保持至少米以上距离。五、讲好个人卫生。保持工作、生活场所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六、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春天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经常锻炼,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也相当重要。七、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皮疹症状,应及早就医治疗。八、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春季传染病非常有效的措施。除猩红热外,本文所述的传染病均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春季常见呼吸道传染病0流感流感一般表现为起病急、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常有咽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眼结膜充血,部分病人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大多数流感患者在两周之内就可康复,但抵抗力较差的儿童、老人及其它慢性病人群较易发生肺炎等并发症,有的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感病人及带病毒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接触感染,亦可通过污染的手、食具、玩具、毛巾、水龙头等日常生活接触间接传播。流感常见潜伏期为-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具有传染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但儿童、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医护人员需要重点防范,因为这五类人群患流感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且更容易传播给别人。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控制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02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皮肤斑丘疹等,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典型临床表现。单纯麻疹预后良好,年幼体弱、有肺炎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麻疹的传染性强,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等的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患者污染物传播。我省冬春季为麻疹高发季节,3-5月份发病最多,易感的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
及时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03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有些病例不表现发热和皮疹,易被人们忽视。但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如果感染风疹,导致胎儿流产或患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风险较大,造成儿童先天性耳聋、视网膜病变、智能障碍、畸形、心脏疾病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风疹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含风疹成分的疫苗。04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睾丸、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易在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爆发或流行。该病全年都有发病,以秋冬和春末夏初高发。
接种含流腮成分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除接种疫苗预防外,平常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病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开始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
05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急,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器官,引发脑炎、肺炎、心肌炎、肾炎及软组织感染等相应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好发于2-0岁的儿童,易在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爆发或流行。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传染性强,而且从发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均有传染性。儿童时期感染水痘,病毒会在体内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可能引发带状疱疹。
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是及时接种水痘疫苗。除接种疫苗预防外,平常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房间或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患病后要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一般应从发病开始至痂皮脱落为止。
06猩红热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食品、用具或是外伤等接触传播。以春季发病呈上升期,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0岁的儿童。患病后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特殊症状表现为舌苔似草莓状或杨梅状。
目前该病尚无有效的疫苗,主要预防措施为:减少与已确诊的病人接触;加强日常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要做好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疾病流行期,儿童要尽量减少公共场所的活动。
07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婴幼儿多见。病初很象感冒,有打喷嚏、咳嗽、低热等表现。3-4天后咳嗽可越来越重。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百日咳的病程不一定是00天,短的只有几天,长的可达2个月,一般为4-6周。
目前我国尚无单独的百日咳疫苗,而是与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做成的联合疫苗。
点亮右下“在看”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