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早期发现脑炎小孩脑炎是儿科很常见的疾病他的临床表现轻重悬殊非常大轻的极易误诊如果能够把脑炎在早期诊断出来势必延缓脑炎的进一步恶化
温州市中西医、医院张宇主任提醒家长朋友们:病毒性脑炎危害大,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很容易被误诊。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烧并伴头痛、呕吐等,要及时就医。
发烧不退原是脑炎作怪4岁的豆豆感冒发烧已持续三天了,一开始只是打喷嚏、流鼻涕,之后体温升高到38℃。由于体温不高,妈妈把家里常备的感冒药给他服下,可连续服药几天,豆豆体温没降反而升高了,且精神越来越差,老爱睡觉,吃什么吐什么。医院。医生初诊豆豆患上病毒性脑炎,住院后腰椎穿刺,抽取一点脑脊液化验后确诊为病毒性脑炎。
重症患者影响大脑发育“每年的6~8月是病毒性脑炎高发期,以3~10岁的儿童常见。由于天气炎热,有些孩子胃口差、休息不好,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病毒趁机侵入,当病毒透过孩子大脑的一道保护膜屏障时便会引发病毒性脑炎。”据张宇主任介绍,病毒性脑炎早期发病症状跟感冒类似,患儿会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头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呕吐、嗜睡、抽搐等。
“孩子患脑炎,脖子僵硬、无法低头”,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张宇说,如果等到出现此症状再就医,可能耽误病情。病毒性脑炎的病情轻重差异很大,轻者治疗之后恢复良好,重者影响大脑发育,治疗后也可能留有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等。所以,近期孩子发烧伴有头痛、呕吐、嗜睡时,家长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少到公共场所,多锻炼增强体质如何有效预防病毒性脑炎?张宇医生建议,预防儿童病毒性脑炎其实和预防感冒的方法差不多。在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者接触。平时,孩子要多锻炼身体,饮食均衡,提高免疫力是抵抗病毒的关键。
脑炎的早期症状如下:
01第一个症状
是体温的异常
主要表现是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
是服用一般的退烧药效果不好
第二个特点
早上5点到10点这个时间段里
体温烧的最高
02第二个症状
我们要注意脑炎的非特异性症状
比如说发烧的小孩精神特别差
一般的发烧
对婴幼儿
对儿童来讲
不会带来多大的不舒服
因为小孩对体温的耐受比成人强
再一个病人出现恶心呕吐
头晕头疼特别是头疼的病人
如果一个孩子发烧
在震动的时候头疼
我们应该考虑有没有脑炎的可能
03第三个症状
是注意脑炎的特异性症状
比如说抽搐
小孩震颤
小孩出现单瘫或者偏瘫
或者是小孩突然出现精神异常
特别是抽风这种现象
不一定会伴着发烧
脑炎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病人会发热、全身酸痛、食欲差等。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嗜睡、兴奋、抽搐等神经系统的表现。脑炎患儿早期往往容易被误诊为伤风、感冒,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孩子出现感冒症状,精神行为异常,婴幼儿表现为不肯吃奶、头痛,经过一般的感冒治疗无效时,应高度警惕脑炎的可能性,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排查。
腰椎穿刺确诊脑炎的金标准
脑炎是种常见病,也是一种较好治疗的疾病,只要及时确诊、正确治疗,通常一周到半个月便可痊愈。
如何及早发现脑炎呢?检查很重要。临床中,大夫高度怀疑脑炎,要求给患儿做腰椎穿刺时,部分患儿家长不愿意接受此检查方法,而倾向于做脑电图。实际上,腰椎穿刺是确诊脑炎的金标准,如果结果显示每立方毫米脑脊液的细胞数大于10,就可以认定为脑炎。脑电图在确诊癫痫时作用很大,用它诊断脑炎就不灵敏了。
家长不愿意接受腰椎穿刺的原因是担心给患儿留下后遗症,比如担心会不会影响长个儿,长大后会不会成罗锅,会不会造成瘫痪等。刘艳萍说,腰椎穿刺虽然是有创检查,对患儿只会造成短期的影响,如出血、轻微的疼痛等,对患儿的长期发育没有任何影响。相反,如果家长坚持不给患儿做腰椎穿刺检查,耽误脑炎的确诊,将会留下终身遗憾。
病毒性脑炎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之一,部分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病死率高,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医院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患儿的父母亲被吓得惊慌失措。因此,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识别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出现哪些临床表现时,需要怀疑是脑炎?如何诊断病毒性脑炎?哪些患者可以给予经验性抗病毒治疗呢?
医院(原无锡三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引明,和你聊聊“病毒性脑炎”的那点事儿。
01
导致病毒性脑炎的相关病原体
目前能够导致病毒性脑炎的病毒种类多种多样,全球各国病原分布情况不同,据统计国内外报道约多种病毒可引起脑炎的病变。其中主要的病原体有肠道病毒、疱疹病毒、虫媒病毒、副粘病毒、弹状病毒及腺病毒等几大种类。
1.肠道病毒: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膜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10%~20%。主要包括新型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艾柯病毒等4种。肠道病毒71型(如手足口病)是我国VE和脑膜炎主要的致病因素,其死亡率较高,可造成严重的脑干脑炎。
2.虫媒病毒:包括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等,其传播方式为昆虫或节肢动物的叮咬。乙脑系虫媒病毒性脑炎中最常见的,但近20年以来,由于我国环境卫生的改善和预防接种的展开,此病发病率较前明显减少。
3.疱疹病毒:80%-90%的成人都有疱疹病毒。该组病毒主要包括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疱疹病毒性脑炎具有病死率高预后差及后遗症严重的特点,所以早期诊断是其治疗成功的关键。HSV可分为HSV-1型和HSV-2型,95%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由HSV-1引起。研究发现小儿VZV所致的脑炎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以老年人群发病为主,60~80岁老年人多见。
4.其他引起脑炎的病毒:如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某些腺病毒、麻疹病毒、狂犬病病及阮病毒等均可引起VE的发生。
02
临床表现
该病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急性起病者常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等,常出现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之前。
典型的临床表现可有意识障碍、抽搐、失语、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精神神经障碍以及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也可表现为面瘫、偏瘫、共济失调、肌阵挛以、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眼球震颤等神经定位损害的表现。
婴幼儿常以惊厥发作,易激惹烦躁不安为首发表现;年长儿可诉头痛等。病情轻重差异很大,且该病具有自限性,轻症患者一般可自行恢复,部分严重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可呈急进性过程。
03
诊断技术
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以及血清学检测等进行综合判断,脑电图及腰穿检查为首选,重症进展期可选用头颅磁共振(MRI)。
(1)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检查在VE中是一种常规辅助检查,在与其他脑炎鉴别中存在很大价值。
(2)病原学检查:其中包括病毒分离、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以及病毒抗原检测等。病毒分离是从脑组织或者CSF中分离出某一病毒,理论上是诊断VE的金标准,其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花费较高,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成功概率较低,故临床上很难得到普及。
(3)病毒核酸检测:聚合酶链反应术(PCR)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成为医学-生物领域内最有价值的研究手段,为VE病原学的基因诊断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为未来的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4)脑电图(EEG):EEG是可以预测脑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出大脑细胞的功能,对于协助诊断和评估预后有一定价值,目前已广泛用于VE的临床诊断中,脑电波多呈弥漫性慢波。
(5)头颅影像学:头颅CT仅仅能提供脑组织的单维图像,早期缺乏较为明显的影像学特征,故敏感度较差。头颅MRI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准确进行空间定位,敏感度较高,对于早期检出微小病灶或多发病灶具有较高检出率。
04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方法,一般多采用综合治疗,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轻症者给予抗病毒、降颅内压及保护脑细胞等治疗;重症者给予丙种球蛋白以及激素等治疗,辅助高压氧、中医中药、营养脑细胞,尽可能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及死亡率。
1.对症支持治疗:对于高热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的方法来维持体温的稳定;发生惊厥者可采用安定、苯巴比妥、咪达唑仑等药物控制惊厥的发作;;对于颅内高压时,高渗性脱水药甘露醇是首选药物,一般选用20%甘露醇;急性期病情进展较快及病情危重者可以短疗程、大剂量应用激素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2.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是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更昔洛韦属于广谱抗病毒DNA药物;IFN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
3.激素的应用:对于轻中度VE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对于重症或伴有顽固性颅内高压患者早期短疗程应用激素可减少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急性重症脑炎急性期可遵循短期大剂量冲击疗法,达到保护脑细胞缩短病程的目的。
4.丙种球蛋白:作用主要是:第一,抗病毒,直接清楚体内病毒;第二,清楚部分有害的体内抗体,部分脑炎病毒与神经髓鞘有类似蛋白,产生针对神经髓鞘的抗体,丙种球蛋白可以清除这部分抗体;第三,免疫调节作用,改善患者体内微环境。
5.其他治疗:采用高压氧治疗,可以迅速纠正脑组织缺氧,减轻脑细胞水肿,进而降低颅内压;还可以降低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血管再次损伤,最终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05
预后
目前除某些病毒(如HSV)感染有较可靠的治疗效果外,大多数VE的治疗都是依靠支持治疗和经验治疗,故应强调早期及时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和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综合:无锡交通广播、南阳日报、医院、爱儿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