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暖阳高照,最近全国的气温开始大幅度上升我们相信,很快大家就可以尽情领略户外的春光和美景了
随着春天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而儿童为传染病的高发人群。
所以为了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应该注意以下事项,一起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
疫情防控常态化
1.保持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接触或者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群集中的地方,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3.建议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如不可避免到人群集医院就诊、陪护就医时,一定要及时戴好适合的口罩,同时尽量保持一米的间距。
4.就餐提倡公筷公勺的使用,尽量减少聚会聚餐。
5.注意环境卫生整洁,垃圾分类并及时清除,对环境开展科学消毒。
6.对于一些进口海鲜等应当尽量少吃或不吃为好,主要原因在于国外很多地区疫情还很严重,而进口的海鲜可能会被污染,存在着接触或生食后感染的风险。
7.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流涕、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气短及腹泻等症状时,医院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既耽误了自己,又可能影响他人。
春季常见传染疾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病毒,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要清洁双手、注意通风及时增减衣物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隔离期:自发病起9天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该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儿常有骤起高热、头痛、颈项痛、呕吐等症状,多发生于6岁以下儿童。大多数的患儿在起病的数小时内可在皮肤及其黏膜上出现瘀点、瘀斑。主要通过飞沫、接触传播。
荨麻疹
小儿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很多,细菌、病毒、花粉、灰尘等都可以成为过敏原。一般的荨麻疹都是由过敏引起的,因此,要让孩子远离过敏原。
手足口病
由一种肠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并发烧,手掌、脚掌、臀部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疱,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减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疱疹性咽峡炎
相对于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会轻很多,不会出现脑膜炎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为主也可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的方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多喝水、勤洗手保证生活环境卫生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和休息。
主要症状:口腔、咽部出现水泡。
预防措施:多喝水、勤洗手保证生活环境卫生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注意饮食和休息。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Norovirus),又称为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可略写为NV。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呕吐、恶心多见,成人患者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病程一般为2-3天,此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恢复后无后遗症。
预防措施:
1.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传染源多为轻型病人或无症状携带者,故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食品和饮水工作,加强病人、密切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等工作,积极切断疾病的传染途径。
2.控制传染源
已经发病的幼儿要隔离治疗,暂停上课,应该在家休息,直到症状消失3天后才返园,以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幼儿。对病人、疑似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厕所等进行消毒。
3.避免病从口入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对一些放置时间较久的冷菜最好少吃或不吃,饮用水烧开才喝,不要喝生水。
4.个人性的预防措施
(1)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病毒病原体的感染。
(3)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外面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4)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幼儿园合理的保育工作
每日幼儿入园前,保育老师就会提前做好幼儿的一日护理工作:
1.晨间清洁卫生:每天早晨在小朋友们到校前开窗通风;检查幼儿的茶杯,准备好适温饮用水;打扫好卫生,保持地面清洁,窗沿、桌面、玩具柜等都要消毒擦拭干净。
2.晨间接待:配合老师做好小朋友入园接待工作;与家长做简短交谈,了解一下幼儿在家的情况,对患病的幼儿或情绪不好的幼儿要特别关照。
3.盥洗:帮助幼儿养成手脏、进食前、大小便后用肥皂洗手的习惯,教导幼儿清洗双手的正确方法,洗净手后用毛巾擦干。
4.及时给孩子使用的物品进行清洗并消毒,卫生保健部门也会对班级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指导、检查和考核。
家长请配合以下幼儿园注意事项
1.幼儿放学和假期在家,家长禁止携带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游玩。
2.每周给幼儿洗头发1-2次,给幼儿剪指甲1次,给幼儿勤换衣服、袜子和鞋子。
3.每月按时将幼儿被褥带回家清洗、消毒和晾晒。
4.配合幼儿园幼儿医院看病,复园时携带康复证明。
5.家里的窗户勤通风、勤晒家用被褥,保持家中空气清新。
6.假期外出回家后督促幼儿肥皂流水洗手。
7.当幼儿有事或因病请假时,必须向班主任老师办理请假手续,并说明请假具体原因,特别是生病幼儿,家长必须说明具体病种和在哪里治疗,不得隐瞒。、
8.家中大人生病了,尽快与幼儿隔离开,尽快治疗。请不要共用餐具,禁止大人亲吻幼儿。与家附近或者邻居家孩子玩耍时,不要与有感冒、咳嗽、发烧或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幼儿一起玩耍,避免互相传染。
9.幼儿患有呼吸道等感染性疾病时,多给幼儿喝水,平日加强户外锻炼,保证睡眠,增强免疫力。
10.根据天气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者过热。
11.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大门口接送幼儿,避免家长携带细菌和病毒入园,引起感染或传染。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家长朋友们,从现在起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用细心与耐心给孩子一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温暖春季!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