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养生万物清明天地俱生踏

4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至谷雨的15天分为三候,初候5天桐树开花,二候5天牡丹开花,三候开始天上会出现彩虹。   清明,含上清下明之意,即天空清大地明。中医养生把人体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上焦如天,中焦如地,下焦如江河。人与自然同气相求,清明节气之后,天清则对应人体心清、肺清;大地而明,地为厚土构成,人体五行金、木、水、火、土,土包括肉,人体除骨之外均为肉构成,因而人体各部位随清明之时,与大地草木推陈出新一片碧绿相似,处于“明”的状态。“明”由日和月组成。日月,阴阳也,明含阴阳平衡之意。   清明是清气上升的时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寒气生浊,热气生清。”从立春到清明整60天,其间经过雨水、惊蛰、春分,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清明是农作物一年播种的好时机,同样也是人之阳气生发的难得时段。人们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早晨应5点前起床。5点为一日的“惊蛰”,不起床会压制气血运行的通道。7点―9点是辰时,胃经最旺。《黄帝内经?灵枢?动输》中写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5点惊蛰不起床,6点春分清浊不分,7点清明则不清不明,反而在辰时胃经旺时,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肺壅、喉干、头昏、头晕、目浊等不适。与此同时,腿脚反而出现寒凉症状。故《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中写道:“热病生于上,清(寒凉)病生于下。”《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清明时节,正值气候逐渐转暖之时,是清气上升的时节,此时养生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讲求人之阳气生发。换季的时候身体是最容易出现毛病的,清明节八个忌宜事项。1、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同时这个节气又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   2、换衣不宜过早: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是清明节前后,因为气候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应该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所谓“春捂”也是这个意思,直到清明过后,四月中旬才可换春装。当然,“春捂”的过程也应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决定衣服增减。一般来讲,应根据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生发,抵御外邪侵袭,才有助于身体健康。   3、悲伤莫要过度: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此时此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过,悲伤过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是很严重的,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控制情绪,以防旧病复发。另外,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后人们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4、注意“病从口入”   而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认真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5、忌食“发物”   此节气亦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咸菜、竹笋、毛笋、等,可适当吃些凉性食物,因此“寒食节”也有一定的养生道理。   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花生、赤小豆、糯米、鸡蛋、韭菜、芫茜、莴笋、淮山、苹果、橘、梨、桃、樱桃等。养生的汤品宜红萝卜竹蔗水   6、防高血压复发:   清明节前后,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于怀念亲人,寝食不安,极易造成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当尽快减轻和消除异常情绪反应,保持情绪稳定。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运动,转移思维。还应避免负重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致血压升高等。   7、养生重在养肝:   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因此,清明养生重在养肝。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   8、饮食清补为主:   清明,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亦日渐趋暖,所以天气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雨绵绵,人体常会出现四肢麻痹,在汤品调理中,除了要利水渗湿外,还要适当补益,因而养血舒筋最为重要。饮食要清淡,应定时定量,限盐,补钾,以清补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可多吃些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益肺。

二十四节气中只有清明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桃花绽放,杨柳泛青

莺飞草长,风轻雨润

处处给人清新明朗之感

“清明”由此得名

阵阵和风吹绿原野

百花争先恐后挂上树梢

丝丝细雨浸润大地

绘成一幅诗意清新的水墨画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郊野嬉戏,放飞心情

此时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

荡秋千、放风筝

都是清明时节的民间习俗

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

期盼疾病灾难随着风筝一同远去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充满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

我们为逝去的亲人

献一束花,敬一杯酒

也向以血肉之躯捍卫祖国尊严

用宝贵生命换来我们安宁的英烈

致敬

不忘先祖、不负先烈

绵延不息的怀念与敬意

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永存

化作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

让我们不负春光

珍惜每个今天

让我们心怀感恩

昂首笃定向前

免责声明:本公共账号除发布的部分原创外,其余均摘自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如有侵权之处,敬请及时告之,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亲爱的读者,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特别推荐热点专辑(点击即可阅读)

1

2

3

小郎中成长记即中医少年班,是在杨军伟教授倡导下成立的公益课程。希望社会各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社区组织、各类型企业和企业家、社会团体、有专业特长的医学药学国学志士能够热心公益,不胜感激!有建议意见您可以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by/6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