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内,某县两座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拔地而起,并且开始招生开学。而且学生盈门,招生饱满。这是为何呢?
原本应该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学生宁愿去花钱上民办学校。当地政府也大力扶持民办学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民办教育的类似企业属性,能够为当地的财政作出了贡献,而公办学校则截然相反,不但无法在短期内看到教育的成果,还需要当地政府进行财政拨款。一个贡献,一个需要喂养,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其次,家长、学生为什么对民办学校趋之若鹜。很明显教学质量是决定性的也是唯一的原因。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什么会吸引原本应该享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花钱去就读呢?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在硬件设施、教学质量、教师的积极性、教育的氛围,教育的综合性诸多方面是有着明显差异的。
差异之一:教师的积极性。民办学校教师的收益与教学成果挂钩,实行的是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公办学校教师按部就班、论资排辈、死工资,干的好坏收益区别不大,甚至多有混日子的。
差异之二:教学质量。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成绩好坏对于教师收益影响不大。如此情况下,可想而知教学质量的提高肯定会有难度(这里仅陈述事实。)。而民办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就离不开教学质量、教师的收益也来源于教学质量。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自然而然地聚焦于教学质量提高。
差异三:教育氛围。我们说了N年,贯彻了N年的素质教育,到了公办学校往往就成了一句无法真正贯彻的虚话。究其原因,学生不能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依然是因为公办学校层面、教师层面的积极性不高。
而民办学校则不然,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他们必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