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民办学校是很多家长的选择,然而,在年和年的2份政策文件接连颁布后,民办学校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让家长们在做选择时,多了一份顾虑。具体的内容,下文我将做一一解读。(文末可获取政策文件全文)
文件名
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中小学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通知(年11月)
2.市教委印发《关于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年5月)
文件内容
1.民办学校:不得挂羊头卖狗肉
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中,公办学校不得以“帮扶”的名义参与民办学校的管理。要切实规范学校之间的帮扶行为,被帮扶学校不得以帮扶学校名义冠名,不得以帮扶学校或其分校的名义进行招生宣传。
解读:
一直以来,市场上存在一定的乱象,就是一个民办学校如果想要多招人,多收点学费,它可以使用挂羊头卖狗肉的套路:找个名气大的公办学校合作,挂个牌,成为它的帮扶学校或者分校。然后再名正言顺地以这个公办学校的名义,去招生。
而这个政策出台,就是为了遏制这样的招生乱象,政府也是希望民办学校能够少一些套路,不要再顶着名校分校或者帮扶学校的名义,去乱招生。
2.民办学校:没法通过考试筛选优质生源,只能抽签
公办和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严禁组织统一笔试等选择生源,严禁以“奥数”等竞赛成绩和各类证书作为招生依据,严禁社会培训机构介入招生。
民办学校按招生计划实施分类报名、分类录取。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采取登记注册方式直接录取;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由区县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电脑随机摇号,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解读:
一些民办学校之所谓成为名校,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在生源这一块把控严格,比如重庆著名的宏帆八中,虽然它是八中的一个分校,但是中考的成绩在全市数一数二。它能取得成功,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对生源的要求很高,需要考出很好的成绩,才能被宏帆录取。
而这个政策出台之后,当这样的名校报名过多时,只能通过随机摇号解决,直接让一些优质学生失去了进入名校的机会。
因此,名校学生的构成,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前学生的主要构成:有指标的(如业主或单独买了学位)+凭考试成绩筛选出的尖子生
vs.
未来学生的主要构成:有指标的(如业主或单独买了学位)+报名的学生中随机摇号摇中的孩子
3.家长:公办和民办只能二选一
学生可选择一所民办学校报名,公办、民办学校不能兼报。
解读:
公办和民办里面只能选一个,不能同时报。家长们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让孩子去不同的学校,挨个参加报名考试——哪个学校愿意录取,就让他录用。
4.家长:没法钻抽签的空子
民办学校电脑摇号和公办学校首次录取同时进行。经摇号录取的学生家长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确认,确认后立即导入学籍系统。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未被民办学校录取的学生,回到公办学校录取体系,按相关规定由区县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保证公办学校“兜底”,防止学生辍学。
解读:
这一条的主要内容,是如果民办最后抽签如果没中(毕竟只报了一所民办),教育部门可以统筹安排,让孩子回到公办学校读书。
结合上一条的公民同招,有的家长可能会产生一个比较侥幸的想法:
我可以买一个能读优质公立学校的房子,这样的话,即使像宏帆八中这样的优质私立学校没有摇到,我还是可以读我家附近这个不错的公立学校。
然而上述这个想法可能也存在问题,那就是公办学校录取学生这件事情,是有先来后到原则的。在你的孩子还在报名民办学校的时候,因为公民同招,公办的学生已经开始招人了。如果民办学校后来没有摇中,那么,虽然你理想中结局的是,孩子回到户口对应的公立学校读书,但是如果对应的公立学校已经招满了,孩子就只能被统筹安排到其他学校读书。
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因此,这意味着如果想靠「买优质公办学校学区房+民办抽签」的方式,去希望获得一个优质民办或兜底的优质公办,也存在风险。
结语
我们看到,当下的大环境,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极为艰难。不管这些政策最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执行,民办学校的发展都将受到抑制。像宏帆八中这样的民办学校如何破局,家长们又该如何选择与博弈,这些都将是未来值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