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毓相信,
最让各位新手父母揪心的事情,
就是自家的“小天使”
变成“小病号”了。
尤其是当宝宝发烧,
温度又比较高的时候,
不少父母都会焦急万分、手忙脚乱,
恨不得马上让孩子的体温降下来。
但是,小毓见过许多家长为宝宝的高烧
进行治疗的时候,
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认知和措施。
今天,小毓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关于宝宝发烧的实用小知识~
宝宝为什么会发烧?人类是恒温动物,人体正常体温在37.5℃左右。但当炎症等致热源侵袭身体时,导致自身体温的设定温度提高,人体中心体温≥38℃,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烧现象,所以,发烧是人体自我体温调节的过程。通常的发烧可以分为下面三个阶段:
一开始发烧,可能会觉得四肢冰冷,这是体温设定点提高的结果,这是体温上升期。
一旦体温提高到设定点之后,四肢变成温热,也不会有明显怕冷的感觉,到了恒温期。
过一段时间或使用退烧药以后,体温定位点下降,宝宝可能会觉得热,并开始流汗,这是下降期。
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家长之所以谈发烧色变,大多数是怕发烧,特别是高烧,烧坏宝宝脑子。其实这是家长的误区,发烧并不会直接烧坏宝宝的脑子。
老人常说的“小孩脑子烧坏脑子”,是因为宝宝已经罹患了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发病时发烧是一种病症现象,之后留下神经后遗症,与发烧无直接因果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人体对炎症引起的发烧是有调控机制,一般不会超过41℃。
捂汗很可怕?经常有老人觉得孩子发烧多盖被子,要捂汗。其实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宝宝发烧最可怕的不是高热,而是快速大量出汗导致的脱水,这才是最危险的情况。
宝宝小,身体内水分本来就不多,捂汗会让孩子在短时间出大量的汗,同时补充水分不及时,就导致脱水。脱水严重的会导致脑细胞脱水,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才是永久性损伤。所以越小的宝宝越不能捂被子,3岁以内都不建议捂被子,后果很严重。
退热贴真的有用吗?退热贴散热面积非常有限,很多父母还喜欢贴在宝宝的额头、腋下等高热部位,这就让局部皮肤急剧收缩,刺激比较大。事实上,以退热贴,温水浴为代表的物理降温法,更像是给爸爸妈妈的安慰剂,爸妈觉得宝宝用了就不那么难受。
不过,如果宝宝爱用,不反抗,就说明方法对宝宝发烧有缓解。如果宝宝贴上就往下拿,不让你贴,那就不要勉强宝宝。另外,请不要再使用酒精降温,酒精刺激性较大,容易引起宝宝呕吐等症状,而且因为酒精快速挥发散热会引起表层血管急速收缩,皮肤发紧,也会让宝宝非常不舒服,刺激性大于降温功能。
比较有效的缓解方法,父母们可以参考下面这些:
1.给宝宝爱喝的水
多喝水让宝宝出汗,也把丢失的水分补回来。对于还在母乳的宝宝,发烧时要增加母乳喂哺的次数。
如果宝宝因嗓子疼等问题不爱喝水,父母可以适当给点他爱喝的果汁,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鲜果汁,帮助恢复。
2.适量穿衣,勤更换
不是什么时候都要捂着,根据宝宝身体情况调整衣服,也许把衣服打开散散热,体温也会下来。
3.注意营养补充,别只喝粥
有的父母怕宝宝生病消化不好,顿顿吃粥,其实这样营养不够,不利于宝宝恢复。发烧时体内新陈代谢特别快,需要大量能量支撑。
如果宝宝状态好,营养丰富的蔬菜肉类都可以给点。但切忌吃的特别饱,毕竟消化系统还是相对弱。
4.勤测体温
建议父母最好每间隔4个小时就测量一次体温,高温宝宝则需要每1—2小时测一次。
超过38.5℃就必须吃退烧药?现在的家长对发烧都有基本的认识,不会孩子一热就塞药。但经常是左手体温计,右手退烧药,不烧过38.5℃拼命物理降温,一超过38.5℃立马给吃退烧药。难道,超过38.5必须要吃退烧药?
其实,这要看宝宝状态,如果孩子还满地跑着玩就不用太担心,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不好、表现的很不舒服,或者体温已经超过了39℃时,就可以考虑用退烧药或者尽快就医了。
注意:
不同的退烧药不要随意地同时使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容易出危险。
退烧药也不可给宝宝多次或多量服用,以加强退烧的效果。
任何药物都有合适用量,吃多了即会产生毒性。
许多家长不想看宝宝发烧难受,把各种退烧药都塞给宝宝服用,结果烧不但没退,反而烧得更厉害,这是因为退烧药过量或不当使用后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
哪医院?如果宝宝出现下列情形,或是你感到担忧或不安,不管是否发烧,都应立即送医生处诊治:
有脱水现象,例如:口部干涸、啼哭时没有泪水、病容满面、眼球或头顶囟门凹陷、尿量大幅减少
出现高烧惊厥、抽搐
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反应迟缓
身上有红疹
持续发烧不退
持续头痛和呕吐不止
皮肤出现紫斑
嘴唇、手指、脚趾发黑
三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烧
点击下列关键词
即可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公益微电影《彩虹之梦》
公益微电影《用爱唤醒你》
最美“白衣女孩”
停车场中上演生命接力
减肥饮食搭配
母乳喂养
全飞秒
撸串儿
热毛巾妙用
“三手烟”的危害
海参真的“大补”吗?
糖尿病饮食规范
援非女医生矫晓玲
胶东国际肿瘤论坛
内容整理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