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儿童发热家庭处理的3个问题。
儿童发热是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在日常门诊中,我发现很多宝爸宝妈在发热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简单科普下发热的定义:
一、发热会不会把脑子烧坏了?
这个问题其实不知道已经“传承”多少代人,却一直在江湖中流传。门诊经常也会有患儿家长问“我家孩子烧了好多天了,脑子会不会烧坏啊?”
每每遇到这个问题,我都会很无语地看着那些在旁边活蹦乱跳的或哭得撕心裂肺的娃们,心想“脑子哪有这么容易就烧坏了!”
那发热到底会不会把脑子烧坏呢?答案是“会的”。
但是(注意了这里划重点了):这个脑子坏掉是有条件限制的。
这个限制就是我们之前看到的发热分类,一般来说当发热达到了超高热,而且是超过42℃以上的超高热,可导致脑细胞蛋白质发生不可逆的高温变性(不明白高温变性的可以想想平时煮鸡蛋啊、煎牛排这些事),进而发生我们说的“脑子烧坏了”。
但是在一般的儿内科疾病中很少会出现这么高的发热情况。
那江湖上为什么会流传着“脑子烧坏掉”的传说呢?
是因为发热只是疾病的其中一个症状,虽然有些患儿的体温没有达到42℃,但是TA自身的原发病却是直接累及大脑而使脑实质本身遭受破坏,比如脑炎、脑膜炎、复杂性热性惊厥等。
所以,基本上“发热”就是个背锅侠!
二、发热了怎么处理?
其实我也知道大家还是很有经验的,“发热用退烧药啊,对吧!”
没错,不过很多宝爸宝妈喂完退烧药后就迷糊了,所以我画了下面这张“家庭发热处理流程图”。
注1:38.5℃是指腋温直接量取的温度。如果有热性惊厥病史的患儿可以在38.0℃就开始处理。
注2:物理降温包括: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洗温水澡、退热贴。虽然在对药物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所以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更不推荐冰水或乙醇(酒精)擦浴方法来退热。退热贴降温效果有限,部分患儿会感觉不舒服(我自己的娃就是特别不愿意贴,然后我拿来自己试了下,果然不舒服)甚至过敏,所以不作为推荐使用。
注3: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各国权威机构对全球儿童推荐的退热药物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2月龄,肛温≥39.0℃(口温38.5℃,腋温38.2℃),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患儿,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15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时间为6h;
≥6月龄儿童,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的剂量为10mg/kg/次,两次用药的最短间隔6~8h。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和安全性相似。
三、发热了需要注意什么?
孩子一发热,医院去排个长长的队伍,然后医生一看“没事,吃点退热药,回家注意注意就好了。”但到底要注意什么呢?
很多时候医生都没时间仔细告知,所以家长们回家东问西聊,有空上个百度啥的,结果注意事项基本上就变成了“这个鸡蛋不能吃,这个鱼不能吃……”
所以,这次我自己做了个表格,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什么?发热好几天了也不来院就诊?我只能说……
最后几点建议
1、发热期间,出汗是退热的结果,不是退热的原因,汗是退热阶段身体自发散热的结果,而不是捂出来的,因此别给发热的孩子盖太多衣服、小毯子或小被子,容易整成“捂热综合症”。
2、如果发热的时候出现手足冰冷这种特殊情况,是可以适当地“捂”一下冰冷的手足(注意只是捂住冰冷的手足,别捂整个身子),等手足转暖以后停止“捂热”。
3、医生说的多喝水是指:少量多次给孩子喂些清淡液体,尤其是水,小婴儿的话可以直接多喝奶。
4、直接温水擦拭可能比较痛(所以现在最新指南不提倡了),孩子不配合的时候,也别强擦,直接扔到澡盆里洗个温水澡就好了,只是记得洗完擦干、擦干、擦干。
5、如果在夏天,那么热,开下空调是OK的,只是要注意别太低,保持在29℃左右就好了,别让娃冷热交替太频繁。
6、别一发热就马上吃抗生素。
7、最后一点,当传统思想跟科学方法有冲突的时候,医院来,别正面刚,家庭和谐很重要。
参考文献:
罗双红,舒敏,温杨等《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本文首发:医学元素
本文作者:杨凯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