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虹’和‘晖晖’好可爱,来学校学习更好玩。”9月1日一大早,珠海市金湾区虹晖小学(下称“虹晖小学”)一年级新生彬彬背着书包来到新学校报到,一到校门口他就被学校自主设计的吉祥物“虹虹”和“晖晖”所吸引,高兴地上前拥抱。
当天,珠海全市近所中小学、幼儿园共计37万余名学生、幼儿如期走进校园,开启新的学年。和虹晖小学一样以新校身份迎接新生的学校和幼儿园多达26所,其数量创下珠海市历年新高。
珠海城市发展步入“快车道”,人口快速增长,学位供需矛盾逐步凸显,尤其是部分区域、部分学龄段公办学位“一位难求”。近年来,珠海市采取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双管齐下、市区联动的方式,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增加学位供给,每年新投用学校(园)保持高位增长,尽力满足家长们“孩子有学上,更要上好学”的期待。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冉小平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关铭荣钱文攀
一年新增公办园20所破解公办幼儿园入园难
在经过园医身体检查,穿过幼儿园特别设置的“入园花门”,击鼓并领取苹果后,多名幼儿告别家长正式成为香洲区云峰幼儿园(下称“云峰幼儿园”)首批入读的幼儿。
与前两年新办公办幼儿园只招小班生有所不同的是,云峰幼儿园自开园第一天起,小、中、大班同步招生,全园学位满员运行。只是中班、大班幼儿此前有在其他幼儿园就读的经历。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园方此前多次邀请家长、幼儿探园,帮助幼儿提前熟悉园内环境,尽快度过入园初期的不适。
公办幼儿园小、中、大班同步开齐,既反映出珠海学前教育公办学位严重不足的现状,也彰显出主管部门以人为本、短期内尽可能满足市民对公办学位需求的理念。
近年来,珠海城市发展迅速,每年吸引大量优质人才入驻。仅年一年珠海新增常住人口13.26万人,创下建市以来最高值。学位需求尤其是低龄阶段的需求日趋旺盛。
数据显示,年,香洲区共有8所公办幼儿园,计划招生人,吸引名幼儿报名。平均录取比为4.3:1,相当于每43个报名成功的孩子中,只有10个孩子能入读公办幼儿园。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民生关切,是全社会共同的心愿。对此,珠海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力求补齐公办幼儿园学位不足短板。在今年全市新开办的26所学校(幼儿园)里,新办幼儿园达20所,占比约77%,且新办的幼儿园均为公办幼儿园。
5年显成效。今年,香洲区新增公办幼儿园11所,全部同步开设小、中、大班。全区招生公办幼儿园总数达23所,提供公办学位个,吸引名幼儿报名,报名幼儿净增超万人,但录取比已降至3.24:1。
两个月前,位于南屏区域的香洲区浙商幼儿园掀土动工,拉开今年公办幼儿园建设序幕。按计划,今年珠海全市拟建成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个,其中香洲区计划新建公办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可超个。
更大力度的投入仍将继续延续,香洲区把公办幼儿园建设作为全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下大力气补欠账、补短板。到年,香洲全区公办幼儿园总数有望突破50所,公办园在园幼儿数可超过2万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将超过50%。
“珠海公办幼儿园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香洲。”珠海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公办园担当招生主力,珠海学前教育将形成公办民办互补的良好发展格局。
振兴南湾教育主城区推动全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与学前教育单纯增加公办学位需求有所不同的是,珠海中小学投入还担负着优化区域教育布局的重任。
“容国团小学投用,不单为周边区域增加了一批公办优质学位,更是香洲实施‘南湾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平台。”容国团小学校长黄慧敏认为,于他们而言,“南湾教育振兴计划”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机遇,也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大,使命更强。
当前,香洲教育规模大、整体发展质量高,同时也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区域教育发展相对不平衡的情况。其中,南湾片区是香洲教育发展的短板。
南湾片区是南屏镇和湾仔街道办的统称。目前该片区共有16所中小学校,其中公办普通中小学10所、民办普通中小学6所。长期以来,南湾学校教育质量普遍处于香洲教育的相对低位。
为此,香洲区教育局日前提出“南湾教育振兴计划”,拟实践探索“联盟办学、内涵发展”等举措,力求南湾教育“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洼地,三年见成效”,努力实现联盟校际均衡优质发展,不断提升南湾地区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进而实现香洲教育“全域优质发展”新格局。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香洲区教育局计划把提升南湾片区中小学师资整体水平放在首位。记者梳理发现,开学伊始,南屏中学校领导层有了大调整。拱北中学副校长邓媛媛调至南屏中学担任校长,文园中学办公室主任刘东亮则到南屏中学担任副校长。
下一步,香洲区教育局还将从优质公办学校中选拔年富力强、优秀肯干的校长、副校长到南湾地区任职,让其成为走出整个片区教育“洼地”的领路人。
外引内培,香洲区教育局还计划为南湾教师量身定制“南湾强师专项培训计划”,加强扶植南湾教育内生力量,并在各级名师工作室评选及工作室成员推选上向南湾片区教师倾斜。
创新帮扶机制,构建“1+1联盟校”模式是香洲实施“南湾教育振兴计划”的另一项探索。目前,香洲区按照1所优质“盟主学校”与1所南湾加盟学校结成办学联盟的方式,组建了文园中学联盟南屏中学、九洲中学联盟湾仔中学、香洲一小联盟湾仔小学、凤凰小学联盟广生小学、香洲实验学校联盟广昌小学、香华实验学校联盟甄贤小学等首批6组“1+1联盟校”,实现两校之间“教育理念共享、管理制度共享、教育资源共享”。
“1+1联盟校”采取“一组一策”的办法推进,香洲区教育局将设立联动经费,为联盟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而在“1+1联盟校”成熟的基础上,香洲区还计划探索“N+1联盟校”或“1+N联盟校”的办学方式。
紧抓合作办学发展机遇提升西区教育质量
测体温、领色卡纸、脱了鞋袜在色卡纸上踩上小脚印。约名“横琴伢”正式成为珠海市首都师范大学横琴伯牙小学学生(含约名子期小学借校就读学生)。这所由横琴新区管委会与“双一流”建设高校首都师范大学合办的学校将为周边提供个学位,可满足近期横琴高素质人才子女对优质学位的需求。
同日,名初一新生踏入广东实验中学金湾学校附属初中(下称“省实金湾初中”),成为这所新办学校首批学生。他们将在红旗中学借读一学期后,最快有望于明年3月搬入新校园。这是金湾区嫁接省内优质教育资源开办的首所合办初中。在开学典礼上,省实校长全汉炎表示,省实金湾初中的开办是省实与金湾区教育深度融合的又一重大举措,希望同学们做到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肩上有责、脚下有力。
同样是优化区域教育布局,珠海西部地区与主城区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子:主城区侧重于整合内力,采取区内优质教育资源“二次分配”方式扶持低位学校成长;西部地区更多的是依靠外力,引进市外教育资源合作办学。
目前,合作办学在珠海已成热潮。年以来,珠海市、区两级政府抢抓国内知名学校加快布局基础教育领域的机遇,先后引进广东实验中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等省内外优质学校合作办学,新增合办中小学(幼儿园)10所,涵盖从幼儿园至普高学龄段,均分布在主城区外。
社会各界对合办校成长充满期待。省实金湾初中开学当天,金湾区区长赵伟媛在肯定学校投用对提升辖区基础教育层次和水平有重大意义的同时,希望学校直面教育变革与挑战,培养国之栋梁,同时“志存高远,走品牌之路”,努力成为珠海市乃至大湾区一张亮丽的名片。
合作办学也是珠海实施西部地区教育振兴攻坚战略、推进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2月,珠海市政府办公室出台的《西部地区教育振兴攻坚行动计划(—年)》显示,珠海鼓励西部各区积极引进国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举办公办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重点支持西部地区新建5所合办公立初中(其中金湾、斗门各2所、高栏港区1所),由市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每所学校合作办学费用给予一次性适当补助,以此快速提升西部地区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据统计,5所合办初中落地后,西部地区合办初中将容纳近万名在校生,可成为带动西部地区整体教育质量提升的主力军,并逐步实现东西部地区教育基本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