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黑屋子,土台子,坐着一群泥孩子。”这是四十年前农村学校的普遍场景。村办小学、复式教学是当时的“标配”,甚至有的村庄没有小学,本村的孩子为求学只能长期借宿别村亲戚家。初中那时叫“联中”,小升初是按成绩录取,有相当部分孩子走不进初中的大门。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社会发展迅速,农村的教学条件也逐步提高。到年“两基验收”达标,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而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的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略显单调。在这种情况下,年,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树人学校(当时名为滨州市里则树人学校)作为一所农村民办学校诞生了。建校14年来,树人学校立足乡村,着眼高远,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了开发区“初中教育看树人”的现象,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和辉煌。学校鸟瞰学校阅览室教室(旧)VS教室(新)建校十四年,多次获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树人学校,原名滨州市里则树人学校,成立于年9月。建校之初,没有自己的校舍,租住于原里则中心小学,仅有教学班5个,学生余名,教职工19人。年9月,树人学校校舍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终于有了自己的校区。学校办学规模也逐渐扩大。现在,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名学生,教职工78人。教师队伍年富力强,敬业乐群,区级学科带头人20人,区级教学能手16人,区级优秀教师30人,市级优秀教师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市教学能手10人,市级优秀园丁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建校以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积极谋划创新举措,成功开展自主德育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总抓手,探索“问题导学、以学定教”学生自主发展教学模式;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积极构建融入游学、社区活动、锣鼓、舞蹈等多种元素在内的大教育,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先后被评为全国第一批零犯罪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滨州市规范化学校、滨州市第十批教学示范学校、第三批滨州市中小学校德育示范校、滨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滨州市青年文明号、滨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滨州市五四红旗团委、滨州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滨州市第一批特色项目学校、滨州市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滨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滨州市“三项活动”示范校等二十几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学校办学经验在滨州日报、齐鲁晚报、山东教育电台、基础教育改革论坛等媒介刊发报道。高效课堂分组教学研讨餐厅(旧)VS餐厅(新)操场(旧)VS操场(新)教育质量全市领先,成为群众信得过的家门口教育强校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成绩领跑开发区。树人学校一直追踪国内教学改革,向课改要质量、向课堂要成绩。多年来,树人学校高中录取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在开发区遥遥领先,在全市也是名列前茅。年,树人学校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在借鉴石家庄精英中学“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树人学校完善了“5+2”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组织高效课堂构建分组研讨课,从教研组长到备课组长的展示课,再到各任课老师的达标课,轮流展示、交流、讨论,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避免课上不足课下补的现象,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