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想成为“育儿无敌父母”而编写
编辑:河南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咨询、急救--
编者的
“反复发热、咳嗽呕吐”跟寒冷季节一样如期而至。孩子遭罪的同时,一家人也是手足无措,常常因为“如何给孩子退热?”“医院?”“是否该输液?”等问题意见相左,甚至导致家庭矛盾也随之而来。
今天为大家介绍儿童发热早期的正确的家庭应对方式,以及如何去正确的评估病情的轻重,以期让宝妈们不再憔悴,让家长们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发热的家庭应对有研究显示: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就诊原因,平均每人每年3.7次,其中感染性疾病及呼吸道疾病占40%。看到这组数据,宝妈们是否已经在心中默默回忆自家宝宝的发热次数了呢?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让你不再因宝宝发热而过度焦虑!
在临床工作中,碰到很多家长,其中不乏高学历人群,都因焦虑而迫切要求医生予“退热针”或静脉输液,甚至不合理地应用激素类药物退热,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严重后果。故,关于退热,你应了解以下几点:
何时退热?《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指出“体温≥38.5°C和(或)出现明显不适时,建议采用退热剂治疗”。从根本上理解,退热应是以增加孩子的舒适度为原则。体温≥38.5°C已经深入人心了,那么婴幼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不舒适呢?总结以下关键三点:
异常的哭闹
精神萎靡、活动度下降或嗜睡不易唤醒
出现寒战、抽搐等表现
退热药物的选择?说这个话题前,看上面这张图,这是笔者最近接诊的一个“川崎病”的孩子,在当地诊所发热治疗6天,肌注“退烧针”(应是复方氨基比林或者柴胡注射液,已不宜用于儿童退热)后留下的针孔!
在这里不作评价,只想呼吁下:肌肉注射“退烧针”已不推荐用于儿童,3月以上儿童推荐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口服。
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临床疗效上的区别。
对乙酰氨基酚:10-15mg/kg/次(每次mg),口服,间隔时间≥4h,每天最多4次(最大剂量为2.4g/d)。临床上儿童多使用混悬剂1ml=32mg。
布洛芬:5-10mg/kg/次,口服,每6h1次,每天最多4次(每天不超过mg)。临床上儿童多使用混悬剂,含量有1ml=20mg和1ml=40mg两种,服用时应注意分别及正确换算。
二者区别:均有解热镇痛作用,但布洛芬同时有抗炎作用。在退热上:对乙酰氨基酚在服用后半小时比布洛芬更明显,但布洛芬退热作用比对乙酰氨基酚强且维持时间久。
关于物理降温上文说到,对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发热退热方式首选上述两种药物,那么对于3个月以下的呢?
有指南指出:对于3个月以下的婴儿是否使用退热剂,没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但有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新生儿止痛的RCT研究,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建议使用温热擦身和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法。
不宜使用酒精擦浴,因其退热效果有限且易增加孩子的寒战反射(降低了孩子的舒适度),另外,婴儿皮肤薄,易过敏甚至酒精中毒。
冰水灌肠造成患儿寒战、血管收缩、能量消耗及常有较严重的不适感,不推荐。
物理降温效果不及退热剂。
物理降温与退热剂联合应用时,体温下降速度快于单用退热剂,高热时可联合应用。
最后,再次强调:酒精擦浴及发热时捂汗的方式均不可取!!!
病情评估:医院就诊?国人多数“好为人师”,同时还有一个好为人“医”的习惯,不过我们只能天真的认为,这样医院儿科门诊的压力。
在这里要提醒的是,居家治疗应对孩子病情正确的评估及处理,医院的好,因为发热有时也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单纯疱疹脑炎、肺炎、尿路感染、肠炎、化脓性关节炎和川崎病等。
只要孩子发热时精神不是很差,温度没超过39.5℃,家长也可以自己处理。孩子发烧有个规律:如果发烧时手脚冰冷、面色苍白,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而如果孩子手脚变暖,出汗了,就说明体温不会再上升。
那医院就诊呢?简要总结如下:
当3个月的患儿体温≥38°C,3~6个月婴儿体温≥39°C时,稍大点的孩子高烧39.5℃以上。
发热持续超过3天以上。
当孩子出现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或喘息、鼻翼煽动、面色苍白或紫绀、囟门饱满、抽搐等症状时。
6个月以下小婴儿出现喂养困难或呕吐时。
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当孩子出现脱水表现时,如皮肤弹性下降、眼眶凹陷、囟门凹陷、粘膜干燥、无泪、四肢发冷等症状。
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至1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50次,1~4岁的儿童每分钟呼吸≥40次),可能引发了轻度肺炎。
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上胸凹陷(指孩子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孩子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记住:三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没有发育成熟,抵抗力不强,即使有严重的肺炎,也很少高热。
发烧是人体的国防系统和外来入侵的病原作战的结果,发热越高,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但并不意味着疾病越严重。
常见的高热例子就是幼儿急疹,这个疾病多发于6-9个月的婴儿,体温一般都在39度以上,高烧三天。但孩子的精神一般很好,72小时体温的消退,颜面躯干出现红色皮疹,2-3天皮疹消失痊愈,几乎没有任何后遗症。
同时发热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对人体的破坏。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最合适的生长温度就是37度,温度升高,病原繁殖能力会明显降低。不要着急把体温减至正常!
高热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可以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患儿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从而对大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如何使用退热药物
1、如果体温低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2、如果体温超过38.5℃,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
3、当体温超过39.5℃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4、服用退热药,可以选用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给孩子退热时,可以选择两种药物交替使用。这样不但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5、分钟内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对于高烧持续不退的,可以选择温水浴,这是目前普遍认为最好的办法。对于大便干结的,还可以通便清火,甚至给与温盐水灌肠降温。
总之,当你的孩子没有上述症状,使用退热药热退后精神及食欲尚可,发热持续时间短者,可以在家观察,但是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医院检查,以便对一些可能是脑炎、肺炎等严重疾病早干预、早治疗。
漫画流感能给宝妈们带来帮助
给宝宝正确的治疗与评估
是写科普文的目的
大家的点赞与转发
也是我下一篇文章的动力
要学习更多育儿知识敬请扫描下面白癜风医院成都哪家好上海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