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扬生命之帆的地方

四院儿科新医院危重新生儿的救治中心,担负着全区高危新生儿的救治工作,危重、紧急、高度紧张是这里的工作常态,但忙而不乱诊治思路时刻清晰是对工作在这里的医护人员的严苛要求。一个个危重新生儿从产房被接到了这里的保温箱里继续生长发育,直至康复出院,此时我们的医护人员总能在辛勤付出后赶到一丝欣慰的幸福。而小硕硕的故事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经典缩影......11月1日晚上9点多,儿科的病房里依旧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医生!医生在吗?”值班医生王艳芹突然听到了一阵焦急的呼喊声。她循着声音看到了抱着患儿的家属,于是马上起身迎了上去,新生儿病情紧急,初步判断后她立即将患儿抱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做进一步的病情评估。此时她发现虽然患儿的体重2.37公斤,没什么大问题,但患儿的反应差、不吃不哭不动,全身皮肤发花、心率22次/分,血压58/35mmhg,呼吸浅且不规则,四肢温度冷至膝肘部位已处于休克状态。抢救工作立即紧张有序的进行:开通静脉通路扩容补液,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时血气回报显示患儿Ⅱ型呼吸衰竭。夜渐渐的深了,但抢救患儿的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止,就这样我们的医护人员守在患者的身旁直至天亮。

治疗前后皮肤颜色对比

经过一夜的紧急救治,11月2日的上午,患儿的呼吸衰竭已基本得到纠正,科主任董永双组织王艳芹副主任、主治医师马莉、郜二明,医师王红帅对患儿的病情做了详细的分析评估。考虑到患儿为感染性休克,化脓性脑膜炎不除外,当日即对患儿行腰椎穿刺术,结果回报为化脓性脑膜炎,印证了此前的判断。化脓性脑膜炎是新生儿的危重症之一,死亡及致残率极高。此时我们的医护人员感到了些许的压力,但患儿家属的信任和积极配合治疗的态度又给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抗感染、呼吸支持、免疫支持、保持内环境稳定、减轻脑水肿、保持各脏器功能等治疗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大家的努力下,患儿第4天奶量开始增加、反应好转、复查脑脊液的各项指标也渐渐的接近正常。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小硕硕的病情迅速好转,奶量和体重一天天的增加,内环境趋于稳定,感染指标下降迅速。更可喜的是经脑CT检查指标正常未出现颅内并发症,得知消息的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而此时我们的医护人员脸上才稍微露出了轻松的笑容。11月26日小硕硕终于痊愈出院,医护人员经历了25个日日夜夜与病魔的奋力搏杀,终于为小硕硕重新扬起了生命之帆!今天因为你的分享,让我元气满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zl/5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