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已至,不少家长医院检查一下眼睛。对于学龄期儿童、青少年来说,近视度数“蹿”的太高太快不是一件好事。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控制近视度数的“迅速增长”呢?关于近视治疗有效方法,目前社会公认有效的、重要的三种近视控制方案,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角膜塑形镜」。
到底什么是角膜塑形镜?
1
夜间给角膜“塑个形”
白天视力“回来了”
角膜塑形镜,顾名思义是要给角膜“塑个形”,它是一种矫正近视及防控近视的特殊类型的夜戴型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
角膜塑形镜使角膜屈力发生改变,角膜表面或平缓或陡峭,角膜屈力就是像一个球面,本来是凸起来的,用一个方法使它扁一些,平面就会相对平坦一些。
角膜塑形镜通过一晚上对角膜的“塑形”,白天可以起到临时改变角膜屈力、角膜形状的效果,这样他的度数没有了,就看得很清晰,相当于戴了一副眼镜。
但值得注意的是,角膜塑形镜只能给我们的眼睛带来“临时改变”,如果几天不戴,慢慢就会复原。
2
三种近视防控干预手段
角膜塑形镜占主导地位
HELLOSUMMER
行为干预、光学干预、药物干预,是目前最科学有效的三种近视防控手段。
行为干预就是指青少年多在户外接触太阳,每天活动两个小时以上,一般来说发生近视的可能性就低了,近视加重的可能性也相对变缓。但是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要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初高中生几乎一天一小时都难以保证。
那什么是药物干预呢?指的是0.01%的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只需每天滴一滴,便可起到延缓近视的作用。但目前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这样的药物干预尚未大面积的推广,医院作为内部制剂,或者是科研使用。
因此,目前在药物干预、行为干预都难以达到效果的情况下,以角膜塑形镜为代表的光学干预就扮演了当之无愧的近视防控“主力军”角色。
角膜塑形镜对于中度近视的发展控制效果最好,一般成年人18岁以后近视进一步加重的可能性不太大,所以佩戴角膜塑形镜在8-18岁是最佳年龄。长期佩戴是否会对角膜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是不少家长纠结的问题。但从目前的数据总结来看,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本身的影响比较小,可能会有个案会有对角膜厚度、眼轴的小影响,但整体来说影响并不大。
3
选择角膜塑形镜,记住这些小贴士: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佩戴角膜塑形镜呢?
1.年龄满8岁的儿童,且近视度数在50度到度以内,散光在度以内;
2.已配戴有框架眼镜,且度数每年加深很快的儿童;
3.在运动、表演等活动中不方便戴框架眼镜的儿童;
有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干燥症等基础疾病的儿童不建议佩戴。
患有过敏、鼻窦炎,外眼条件不好如易生麦粒肿等情况的儿童建议谨慎佩戴。
佩戴角膜塑形镜有哪些注意事项?
1.近视儿童须每晚配镜,晨起摘镜;且戴镜前后需要清洗消毒护理镜片。需要家长每天坚持配合,持之以恒。
2.新镜片戴镜第1晚、第1周、第1医院来复诊,之后每隔1-2医院复诊。不能无故缺席。
佩戴后可以达到怎样的实际效果?
每天白天不用戴眼镜也可达到0.8左右的视力。戴镜后近视度数可控制在每年涨50~75度左右;若注意用眼习惯、户外活动较多的儿童,每年增长度数可控制在10~20度左右。
END
医院(医院)眼科特色专科:关爱眼睛创造光明!咨询13849958162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