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招生季!教育部早就明令禁止义务教育阶段严禁各种形式的招生考试,各省市也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严厉的招生条例。比如近日江苏省就发布了《关于做好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划定“底线”。其中明确:今后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提前、不得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国际部”等名义招生、严格执行零起点教学要求、至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等规定,可以说把各校想以变通方式考试的各条路都堵死了。问题来了,名校为了保持“名”,必须掐尖招生,那他们怎么掐尖?在和当地一位著名私立学校校长交流时说到这个话题,那位校长一脸轻松地笑称:这种严厉的禁令对名校没用,掐尖招生照招不误!我:为什么?难道私立学校就可以无视规定!校长:当然不是!我们学校前几年就不采用任何形式的考试招生了!考试招生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来说,是最为原始落后的招生方式。家长为了考进好学校,未雨绸缪让孩子进专门的辅导班,针对性地训练入学考试题目。孩子成绩一向不错就算了,有些孩子平时成绩不怎样,但经过一阶段的强化训练,入学考试考得不错。当真正进入学校学习后,很快显出他的劣势来,这样的学生其实是没什么学习潜力的,我们不需要;但传统的考试方式是无法甄别这类学生的。所以,名校里的学生并不是个个都是尖子生。我们也不采用什么面试的方式,看孩子的什么证书,这也是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我:你们怎么选择尖子生?校长:我们从3月份开始,利用双休日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各校毕业班学生来参观学校、体验我校生活,参加我校组织的活动。不要以为我们是在做招生宣传,这仅仅是一个小目的,我们通过校园开放日活动,是在实实在在地选拔优秀生,这就是掐尖!我:为什么说这就是掐尖?校长:我们让孩子参观各种功能室,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各种仪器;我们举办联欢会,让孩子们登台表演等等;看似是叫孩子们玩,实质我们的老师在旁边观察,哪个孩子比较出色,暗暗地记下了名字、学校、班级;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尖子生!孩子的优秀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智力;特别优秀的孩子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极少数,大量的孩子智力相差不多。为什么最后会有差距?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很大。假如一个孩子在一群孩子中能表现出色,假如一个孩子在联欢会上能表演出色。表明这个孩子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孩子各方面素质都比较高,学校教育只要能正确引导提升,就能成为优秀。去年我们就没有录取一位很有才气的学生。这位学生做实验动手能力很好,在联欢会上表演小提琴也很好,为什么没录取呢?据观察老师反映,做实验时这个孩子只顾自己做,根本不顾及其他孩子,没有合作精神;在表演小提琴独奏时,他的母亲不停地打电话,说话声很大。就凭这两点,我们断定这个孩子的家庭可能缺少良好的家教,最后没录取他。我们要掐的是真正品学兼优的尖子,而不是分数的尖子。校长的话值得家长深思这位校长的的一番话,不仅仅是在透露他学校如何掐尖了,是在向各位家长陈述什么叫优秀了;当家长在注重考试分数时,当家长一心想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时,是否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是否忽视了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影响。——这就是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是否优秀同样起着重要作用!招生季来了,家长们开始焦虑了,但还得真正审视自己一下!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