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记者蒋隽通讯员江澜杨攀)近日,一名16岁的女孩一场感冒后引发脑膜炎昏迷,所幸治疗及时,病情得以控制。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指出,春夏之交雨水多、气温回暖,病菌活跃,进入脑膜炎高发期,建议市民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增强抵抗力。
记者在中山三院神经内科病房看到2位花季少女,她们都因脑膜炎入院。16岁的芳芳平日成绩十分优秀,但不爱运动经常熬夜看书。上个月芳芳感冒,连续发烧四天后昏迷,靠呼吸机维持生命。紧急转院到中山三院确诊为脑膜炎,治疗多日后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即将出院。芳芳妈妈告诉记者,女儿平时身体瘦弱,经常反复感冒,也很少运动,“老是熬夜看书,我们说也不听。”
另一位14岁的少女丽丽就没这么幸运了,还躺在病床上神志不清。她也是发烧10天、抽搐、四肢瘫痪,紧急从外省转入中山三院,被确诊位脐带瘤引发的脑膜炎。丽丽妈妈也表示,“孩子不爱运动,也常常熬夜,我们也没怎么管,没想到会得这么严重的病。”
“引发脑膜炎的三大原因,是感染、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山三院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介绍,在抵抗力低下时,一场感冒也有可能让病毒突破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诱发脑膜炎。两个女孩都有长期熬夜的习惯,而且不爱运动,抵抗力低下。
“春夏之交正是病毒、细菌活跃的季节,也是脑膜炎的高发季节。”陆正齐提醒,脑膜炎初期症状与感冒相似,若出现发热、头痛甚至是呕吐、抽搐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热性惊厥也会出现抽搐,但是它会随着退烧而停止。脑膜炎引发的抽搐则难以控制,与发热关系不大,而且有可能出现精神异常的情况。”
专家提醒
增强免疫力
不舒服不要打疫苗
如何预防脑膜炎?陆正齐建议,春季雨水较多,淋雨后要及时更换衣物。平时在家或者在工作场所,建议多开窗通风。平时要作息规律,保证睡眠,多喝水、吃水果和蔬菜,多运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
此外,对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约85%的诱因是感染,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打疫苗。陆正齐提醒,若本身有外伤、感冒、感染、头痛、抽筋、精神异常等症状,建议不要在这个期间接种疫苗。
信息时报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