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专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623402.html
春季天气多变,时寒时暖。也是上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流感、水痘等。春季传染病常出现需要引起师生、家长提高警惕。
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梳理了一些常见的春季传染病知识,供师生与家长做好预防措施,做好生活中的小细节。同时,我们也切勿惊慌。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丙三型。冬春季高发,
主要特征:
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急性发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发热可持续2~3天。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
■常有咽痛、干咳,鼻塞、流涕等症状。
■重度可出现病毒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脑膜炎、休克等并发症。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是传染性很高,首发症状出现3~5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主要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高峰期是3~5月份;潜伏期在6~18天;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7岁以上学龄儿童、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幼儿及成人为易发人群,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症状:■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主要表现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肺炎等■自发病第4天起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通常2—3天内皮疹扩散到全身,维持4—7天。■随后皮疹开始消退,脱屑、留下褐色斑痕,其他症状也逐渐消退。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传播途径较为广泛,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如玩具、文具、门把手等。水痘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主要特征:水痘潜伏期在10~21天,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主要症状:■早期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咽痛、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
■皮疹首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波及四肢,初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并发展为疱疹。并伴有瘙痒。(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疱疹后1~2天,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痴,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痴皮脱落。
■同一部位常可见斑丘疹、水疮、结痴同时存在。如不出现并发症,可在2周左右自愈。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它是由流腮病毒引起的儿童与青少年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冬春季容易发生。主要特征:
潜伏期为8~30天,常见于4~15岁儿童青少年人群,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主要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伴畏寒(体温≥39℃),也有咽痛、头痛、肌痛、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全身不适等症状。■数小时腮腺肿痛,症状明显,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不发红,有轻触痛,张口、咀嚼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会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隐性感染者多、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常产生暴发或流行现象。
主要特征:
潜伏期一般2~10天,经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托幼机构幼儿为易感人群。
主要症状:
■手、足、臀、腿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后转为疤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发病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口痛、厌食、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5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传染。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后会引起胃肠道炎症,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病程较短,一般为2~3天,病情多呈自限,不需用抗菌素,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预后良好。诺如病毒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节高发。
主要特征: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各学段均易感;它由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主要症状:
■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粪便为黄色浠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原发感染患者的呕吐症状明显多于续发感染者,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过敏
导致过敏的因素较复杂,比如环境因素、遗传和个体差异、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户外活动和日光照射不足等。
主要特征:
常见表现为咳嗽、气喘、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瘙痒红疹等。根据个人体质状况不同,及气候条件因素等,也可能形成风寒、风热、风湿等多种病理特征。
主要症状:
■常见过敏源有食物、粉尘、雾霾、潮湿、柳絮、花粉、动物皮毛等。
■过敏人群应避免食物中避开过敏食物链;花粉密集的地方请勿逗留,外出做好防护、遮光,可戴帽子、戴口罩、面纱等。
建议与措施:
1.打疫苗:学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如果有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建议通过打疫苗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2.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
3.勤清洁:经常打扫居室,常清洗、暴晒;常消毒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
4.勤通风: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又差的公共场所,家里每天要开窗通风。
5.勤观察:孩子身体不适,出现高热、呕吐、腹泻、皮疹等传染病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6.吃熟食:食物必须烧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幼儿少食。
7.清积水:及时清理门前屋后的各种积水,翻盆倒罐,清除蚊虫孳生地。
8.少去人所场所:少去或不去人多密集空气流通又差的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商场、洗浴中心等空气流通差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