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期作者:米米妈
本文属原创文章,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台风“妮妲”来了。
虽然现实上演了一场删减版的狂风暴雨,
可是,作为广佛地区的孩子,
还是赚到了一个难得的假期有木有。
在这样的台风天,
来个葛优躺,
来杯茶,
再来篇干货,
真真是极好的有木有。
Alright干货来了
请笑纳
宝宝发热常见问题汇总
1怎样算是发热一般来说,肛温是检测婴儿体温的金标准,直肠温度在38摄氏度或更高就提示出现了发热。但家庭常用的测量方法多是耳温或者腋温。由于测量方法不同,作为判断发热的临界值也不同,通常耳温超过38℃、腋温超过37.5℃,就提示出现发热。
耳温测量数值建议减去0.5℃、腋温不需要加减、额温数值增加0.5℃才更接近宝宝真正体温。测量体温的时机要尽量避开孩子刚睡醒、刚吃饱或者刚完成兴奋的游戏或运动。
2发热是个什么鬼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确切地说,它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或者表征。打个比方,通常感冒都会伴随流鼻涕,但流鼻涕本身不是疾病所在,感冒才是引起流鼻涕的疾病根源。
发热也一样,通常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积极行为,也就是说,它可以刺激身体某些防御机制,比如高热时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增高,这其实就是身体派出白细胞攻击摧毁细菌。
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孩子健全自身免疫系统、获得抗体的过程。就好像一个新成立的国家面对入侵者会做出反抗一样,通过战斗一步步建立起自己完善的国防力量,下次再有敌军入侵,就拥有更完备的力量去歼灭敌人。所以对于发热的干预,应该恰当而不过度,不必一有发热苗头就急于遏制,多给机会让宝宝的身体抵御敌军。
3为什么会发热既然说发热是一种症状,那么只有找到引起发热的源头,才能对症下药。
一般来说,引起发热的原因可以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
感染性因素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或衣原体感染,也就是常见的普通感冒、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轮状腹泻、支原体肺炎,还有一些季节性流行病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等,发热通常都是这些疾病发病过程的一个症状。
非感染性因素是指肿瘤、免疫缺陷疾病、血液病等引起的发热,也就是白血病、川崎病等,这类情况比较少见。
发热通常伴随疾病起病而出现,随疾病痊愈而消失,所以当孩子发热时,需要治疗的是引起发热的疾病,找到真正的“敌军”打败它,而不是单纯降温。
4发热的护理方法那么发热了怎么办?
两个字:散热。
这时候估计很多人都认为“首选物理降温”,包括脱衣服散热、温水擦身、泡澡、冰袋冰敷、退热贴、吹风扇、开空调等。
但是!!
请注意!!
以上提及的物理降温方式,有些虽然可以退热,但降温效果差,还可能让孩子更难受,比如吹风扇、温水擦浴、冰袋敷头等。而像温水擦身这样的方式,有研究已经表明,它的作用跟安慰剂相似,也就是没什么卵用。
为何物理降温的观念如此深入人心,我想跟大家都对退烧药有偏见有关,认为药物肯定是“不好的,有副作用的”,擦身体啊冰敷啊“不会有药物进入血液,所以是最安全的”。
事实上,在体温上升阶段,孩子本来还畏寒,温水擦身会让它寒战得更厉害。即便带走一些热量、短期内体温降低一点,如果感染情况没改变,孩子只能靠更高的代谢、更多的寒战来升温。就像
小儿外科裴医生说到的,在38.5℃以下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澡,这就是像一边房间在开空调制暖,一边却给房间里泼水降温,结果就是让空调白白耗费更多能量去制热。那要怎么护理?
米米妈认为,控制舒适的室内温度,热了开空调,冷了开暖气。
适当减少穿盖,如果宝宝体温处于上升阶段,手脚冰凉,那么多穿一件保暖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千万不要“捂汗”。
多鼓励宝宝进食液体,白开水是最好的,如果宝宝不肯进食,电解质溶液或口服补液盐、稀释的果汁都是可以的。
这些措施虽不能立刻降温,却有利于宝宝散热,给宝宝带来舒适感。
当耳温超过39℃、腋温超过38.5℃时,考虑给予退烧药。当然这个温度只是一个参考值,关键看宝宝的精神状态。米米幼儿急疹的时候,体温39.2℃,但是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能跑能跳,我也就没给退烧药,到她39.5℃时,开始安静地坐着不肯动,这时我就给退烧药了。
也许你会说,给了退烧药,4-6小时药效消失后,体温又会上去。
其实反反复复是正常的,是机体跟病菌作战的一个过程,“敌军”也会多次进攻,直到最终被我们的免疫系统或者药物消灭。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能持续3天或以上,而我们常用的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药效是4-6小时,布洛芬药效是6-8小时,所以24小时内体温反复升高3-4次是正常的。那些急求退热的方法,过多干预的话可能会掩盖真正的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所以我总说,如果只是单纯发热而没其他症状,就先观察,按上述方法护理,等症状表现出来,再对症下药也不迟。
5反复发热就是身体不好?经常听宝妈说:“我家孩子刚发完烧,咳嗽好没两天又发烧了,是不是身体太差的原因?”
其实,大多数婴幼儿在2岁内都会出现8-10次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宝宝已经上早教、上幼儿园、或者家里有已经上学的哥哥姐姐,那可能会得更多次上呼吸道感染,因为病菌容易在密切接触的孩子之间传播。如果家里人有感冒症状的,宝宝也会容易得病。
这是宝宝的年龄段决定的,他的身体在逐渐适应这个世界,如果医生的判断只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真无需太过紧张,这种反复感染发热的过程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免疫系统的过程。
6发热会烧坏脑子吗?不会。
发热会烧坏脑子纯属民间谣言,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为什么呢?
因为发热是症状,不是疾病啊!真正让孩子大脑受损的,是引起发热的疾病,比如乙脑。普通发热只有高于41℃才会导致脑损伤,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病菌感染合并了脑炎、脑膜炎,才有了烧坏脑子的后果。
7热性惊厥什么是热性惊厥?是指在发热的时候,由于孩子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在应对高热的时候,调节出现障碍,大脑细胞发生异常放电,从而出现惊厥。发作时通常表现为意识丧失、浑身抽搐、强直、僵硬、双眼凝视,呼吸节律不正常,皮肤灰暗,惊厥过后宝宝恢复正常。有些老人用“被附身”或者“着魔”形容热性惊厥,像“看见了不存在的东西”,“语无伦次”。
普通的热性惊厥并不会导致脑损伤、神经系统问题或者智力问题。但有一点需要区分的,是热性惊厥的抽搐和体温升高前的寒战。有宝妈发过一个视频给我看,视频中的宝宝体温39℃,正在熟睡中,但手部时不时抖动一两下。这是寒战。区分寒战和热性惊厥就在于寒战的宝宝不会出现双眼定住和神志不清,热性惊厥的宝宝一定是神志不清的。
8什么时候该看医生如果宝宝发热时出现以下状况,请送医就诊。
1.不满三个月,尤其是新生儿期间(0-28天),10%以上的发烧是严重感染所致,需要送医做排除检查。
2.三个月以上的宝宝,最高体温超过40℃并持续24小时,或者最高体温超过38.5℃并持续超过72小时。
3.伴剧烈呕吐、腹泻、卤门突出或剧烈头痛、呼吸急促、剧烈咳嗽。
4.体温下降时精神依旧萎靡。
5.出现脱水症状:泪少或无泪、少尿或无尿、眼窝凹陷。
6.发热时出现全身皮疹。
9退烧药的选择最后提一下退烧药的选择问题。尽量选择成分单一的退烧药,比如泰诺林、美林这样的,对应退热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布洛芬,这两种退热成分是相对安全的,建议遵医嘱使用,或按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三个月及以上的孩子发热时可使用对应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六个月及以上的孩子发热时就可使用对应剂量的布洛芬(如美林)。
不建议擅自使用复方制剂的退烧药,比如护彤。
尽量使用同一成分的退烧药,交替使用最好遵医嘱,不作为首选服药方法。
对于其他退烧药成分,婴幼儿退热用药应避免滥用以下三种:地塞米松、尼美舒利和阿司匹林。
此外还有一个原则: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也许你还想问到底贴不贴退热贴?
用不用温水擦身?
米米妈认为,
这些东西虽然没什么大的作用,
但如果父母能因此减少焦虑,
宝宝不抗拒,觉得舒适就行。
怎么舒服怎么来。
祝所有宝宝健康。
end下午茶工作及建议联系请发电邮mimate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