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常见传染病症状及预防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很容易被传染。

春季常见传染病

一、流感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正确认识戴口罩的作用,普通口罩并不能遮挡病毒,但可以保护呼吸道免于冷空气的刺激,减少飞沫传播。

5.平时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6.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即发热(体温≥38℃)伴有咳嗽或咽痛症状者,应及时就医,不要带病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7.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8.疫苗注射是预防甲型流感的有效手段,也是安全的。但有禁忌症的人不能接种,急性发热、急性感染,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的病人,待病愈后接种。

二、手足口

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热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1.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4.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5.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6.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7.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发病初期可以有发热、头痛、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便很快出现皮疹。皮疹通常首先在头部、躯干出现,逐渐蔓延到面部及四肢。皮疹起初为红色斑疹伴瘙痒,继而演变成水疱,呈椭圆形,大小不一样,一般如绿豆粒大,四周发红。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0%以上。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

预防措施:

1.儿童预防控制水痘发病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种水痘疫苗。

2.水痘病例出疹前两天即有传染性,应及时隔离病人,避免与其他人群接触,室内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周围人群进行水痘疫苗应急接种。

3.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一旦发现有出疹可疑病例,医院就诊,及早进行隔离。

4.水痘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口拥挤、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如医院、商场、车站、超市、影剧院等,减少感染水痘的机会。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

儿童的腮腺炎,多由于急性感染所致。流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伴发热和轻度不适,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预防措施:

1.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

炎的有效手段,家长应及时带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

2.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在家或住院隔离治疗,周围人群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应急接种。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去人员拥挤、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活动。提倡室外活动,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流脑冬春季好发。

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最重要。

2.流行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拥挤的公共场所去。

3.要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

4.发现患病,及时送医,并做好隔离消毒。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强、隐性感染者多、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暴发或流行现象。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

潜伏期:2~10天

主要症状:

发病急,出现发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口痛、厌食、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臂、腿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并发症。

家长为孩子做好预防工作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3.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4.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5.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

瀛海一幼保健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hinkthinkcar.net/jbjc/6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