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卫生资格的考试已经推迟,为了让您复习更高效,小编会不定期更新医学教育网老师提供的知识点或者视频讲解,希望您在年卫生资格考试中可以取得好成绩!
知识点名称
流行性乙型脑炎考频指数
★★★
考点精讲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及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1.流行病学:
发病时间:夏秋季(7、8、9)高发季节。
乙脑的传染源是猪,传播媒介是蚊子。
2.病理改变:
乙脑病毒为变质性炎。基本病理改变为:
(1)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形成血管套,病变最轻的部位是脊髓。
(2)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形成大小不等的筛状软化灶。
(3)形成胶质结节
3.临床表现:
典型病程分4个阶段:
1)初期:急性起病,高热,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可有颈项强直。
2)极期:脑炎的症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查体有脑膜刺激征及其他病理征阳性表现。
3)恢复期:体温下降,意识转清,但有些失语、面瘫、四肢强直等神经系统损伤表现需经过半年以上时间的治疗才可能恢复。
4)后遗症期:少数经过半年积极治疗仍然留有神经系统症状。
根据病情轻重,乙脑可分为4型:
1)轻型:患者意识清,有不同程度的嗜睡,体温可以升高,多在数天内恢复,根据血清学表现而确诊。
2)普通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体温升高和短期抽搐表现,病程7~10天,无后遗症。
3)重型:体温40℃以上持续发热,神志丧失,持续或反复抽搐,出现病理反射和中枢性呼吸衰竭。病程超过2周,恢复期有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有后遗症。
4)暴发型:体温骤升,持续不退,反复或持续痉挛发作,出现深昏迷,瞳孔反射迟钝,呼吸衰竭和脑疝表现,抢救不及时则死亡,存活者常留有后遗症。
4.实验室检查:WBC:一般在(10~20)×/L。个别可到30×/L;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脑膜炎的改变;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可确诊。
5.诊断及确诊依据:高热+意识障碍+夏秋季发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乙脑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及预防(1)一般治疗:隔离、观察、强化护理、营养补液。
(2)对症治疗:
1)高热:物理降温为主。
2)抽搐:
脑水肿——脱水、给氧;
脑实质——安定、水合氯醛和苯妥英钠对症处理。
3)呼吸衰竭:通畅气道,可用中枢呼吸兴奋剂,或行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呼吸机辅助呼吸。
4)脑水肿和颅压增高:同时20%甘露醇静点。
(3)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加强护理、营养;防止褥疮和呼吸道、尿路感染。
进阶攻略夏秋季发病+意识障碍+高热+抽搐=乙脑;
诊断要点:高热、意识障碍、夏秋季发病等;这个病的季节性非常强,7、8、9月份发病。这一点很重要。
乙脑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
易错易混辨析中毒型菌痢亦多发生在夏季,一般有不洁饮食,可有中毒性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多正常。
知识点随手练1.流行性乙型脑炎极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呼吸衰竭
B.惊厥或抽搐
C.持续高热
D.意识障碍
E.肾衰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1.E
极期:脑炎的症状+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查体有脑膜刺激征及其他病理征阳性表现。
2.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典型乙型脑炎患者
B.感染乙脑病毒的猪
C.轻型乙型脑炎患者
D.携带乙脑病毒的蚊虫
E.乙脑病毒携带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2.B
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感染乙脑病毒的猪,本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好发于儿童,流行于夏秋季。其主要病变为脑实质炎症
3.7月初,6岁小儿突发高热,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初步诊为乙脑,首先要和哪种疾病鉴别
A.中毒性菌痢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散发性脑炎
D.感染中毒性脑病
E.结核性脑膜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3.A
此题题干中已经明确了患者为乙脑。需要与中毒性痢疾做鉴别。
因乙脑发生在夏秋季且多见于儿童,故需与该季节发病较多的中毒性菌痢鉴别。后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于发病24h内出现高热惊厥昏迷休克甚至呼吸衰竭。此时,临床上尚未出现腹泻及脓血便等肠道症状易与乙脑相混淆。但乙脑患者一般无上述迅猛发生的凶险症状而中毒性菌痢一般不出现,脑膜刺激征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灌肠,如获得脓血样便可作镜检和细菌培养以确诊。特殊情况下可进行脑脊液检查中毒性菌痢脑脊液多无变化。
医考爱打卡小程序给年考生们安利一款做题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