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属的自我介绍
作者:梁永生
审核:徐艳吴洪巧
(SIFIC科普团队检验与微生物小组)
尊敬的各位看官:
大家好!
我的家族为“李斯特菌属”。我们在地球生存的愿景为:一腔激情、誓要出头!很多人对我的名字可能非常陌生,事实上,我与各位的关系非常亲密!
我隶属于李斯特菌科,目前家族内有成员多名,它们分别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斯氏李斯特菌、威氏李斯特菌、格氏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伊氏亚种、伊氏李斯特菌伦敦亚种。代表菌种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其所致疾病称“李斯特菌病”。WHO将我们李斯特菌列为20世纪90年代食品中四大致病菌之一。
我的“辉煌”史?先来看看我那战果辉煌的“犯罪”前科吧
年,52人死于食用受病菌污染的软干酪。
年,美国21人因食用被污染的热狗等肉类熟食死亡。
年底,在美国密歇根州有14人因食用被污染的“热狗”和熟肉而死亡,在另外22个州97人患此病,6名妇女流产。
-年法国出产的奶酪及猪肉中发现李斯特菌。
年11月,中国质检部门多次从美国、加拿大、法国、爱尔兰、比利时、丹麦等二十多家肉类加工厂进口的猪腰、猪肚、猪耳、小排等三十多批近千吨猪副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年9月22日,美国联邦卫生部门官员证实,美国爆发的李氏杆菌疫情已经造成8人死亡,另有数十人感染。到9月27日,因为食用遭李斯特菌污染的香瓜,全美已有72人患病,其中13人死亡。这是美国年以来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
年5月31日,深圳罗湖海关扣查瓶李斯特菌非法携带入境。
怎么识别我?我们的颜值很高!先来看看我英姿飒爽的绝美容颜吧!
革兰阳性短杆菌,菌体大小(0.5~2μm)×(0.4~0.5μm)无芽胞,呈单个或短链状。培养时间延长或粗糙型培养物可呈丝状体(6~20μm)。有1~5根周鞭毛,在室温下运动活泼,在35℃时失去动力或运动非常缓慢,可用此特征初步认识我噢!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革兰染色,×
怎样让我长大?俗话说得好女大十八变,若想看我内在美,请给予相应的营养啊!
我兼性厌氧,在含5%羊、马、兔血的胰大豆胨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能在4℃缓慢生长。
我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染人类的?1、食用污染食品
生奶、生奶加工的奶酪
热狗、熟肉制品,腌制海产品
水果、蔬菜
2、母婴垂直传播
3、医院内传播
我是怎样感染人类的?我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我家10兄弟有2位与人类疾病有关,他们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前者对人的病原性已经确立,后者的病原性尚未确立,其他李斯特菌对人类无致病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健康人群中的携带率为1%-5%。其致病物质为李斯特菌溶素O和菌体表面成分,李斯特菌溶素O与链球菌溶素O和肺炎链球菌溶素的基因具有同源性。此溶素需细菌被吞噬后在细胞内生长时释放,这与细菌能在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内生长以及在细胞间的传播有关。有免疫抑制状况的人群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易感人群,且感染后死亡率较高。
我可以从哪些微生物样本中分离出来?微生物学检查可取血液、脑脊液进行检查,也可采集宫颈、阴道、鼻咽部分泌物,新生儿脐带残端、羊水等,引起肠道感染者可取可疑食物、粪便和血液等。根据细菌形态学、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作出诊断。
实验室生物安全,您应注意些什么?由于至今对人的感染剂量未确定,而且李斯特菌部分依赖于人的易感性,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其潜在的危险性,工作时需特别小心,对可疑标本的处及随后的检验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我感染人类有哪些特点?1、潜伏期长:3–70天(中位21天)
2、既往身体健康
无症状
伴发热的胃肠炎
3、高危人群:免疫缺陷、年长、孕妇、新生儿
侵袭性疾病
血流感染
脑膜炎/脑炎
感染后有什么表现?患者在感染李斯特菌后3-70天出现症状,感染初期症状类似流感。感染者轻则发烧、肌肉疼痛、恶心、腹泻,重则出现头痛、颈部僵硬、身体失衡和痉挛等。还有可能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发热性胃肠炎;
受感染的孕妇可能出现早产、流产和死产,婴儿健康也可能受影响。我们所致新生儿疾患有早发和晚发两型。早发型为宫内感染,常致胎儿败血症,病死率极高。晚发型在出生后2-3天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和败血症等。
我的恐惧?我最怕的就是人类会选择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一旦被查出,人类就会用敏感抗菌药物(可用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红霉素等)治疗,且会采取各种防控措施,如手卫生、消毒隔离等方式消灭我,我就惨了!
我的弱点?其实人类有很多对付我们的办法,主要是我们有很多弱点,例如:
怕热。但不怕冷、碱和盐,60-70℃经5-20分钟即可让我们致命。
70%酒精5分钟也可杀死我们。
因此,人类若知晓我们的弱点,就会这样对付我:
选择在加热食品时,若中心温度达到70℃5分钟以上;
不直接食用冰箱内冷藏的食品;
不食用包装有破损的食物;
加强个人卫生特别是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做饭菜时,生熟分开;
避免进食未经杀菌处理的乳制品;
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应避免进食高风险食物;
定期清理冰箱;
加强环境卫生等措施。
我们的生存就窘迫啦!
[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
图文编辑:何磊
审稿:孙庆芬赵静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