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发烧的原因
主要的症状
可能的病因
发烧同时流鼻涕
感冒
咽喉痛
咽喉炎、扁桃体炎
持续发烧39℃,白眼珠充血,有眼屎
结膜炎
在高温场所发烧同时,筋疲力尽
中暑
半边脸到脖子肿胀
腮腺炎
耳朵流水,情绪不稳
中耳炎
咳嗽得喘不过气,鼻翼煽动、呼吸困难
肺炎
尿的次数多,血尿
尿路感染
呕吐、抽风、前囟门突起
脑膜炎
发烧同时,抽筋
高热惊厥
2.发烧的护理
衣着
包婴儿不要太紧,穿衣服不要太厚。当发高烧而身体发烫时,衣着可比平时稍微少一点,只是当孩子觉得冷,手脚凉的时候,可稍微多穿一层。刚开始退烧时可能会出汗,如果出汗较多,要及时换衣服,保持干爽。
降温
只让孩子身体凉快并不能退烧,但可以让孩子感觉舒服点。可以用冰、湿毛巾给
孩子擦身体,若用酒精,需兑等量水稀释。擦浴时可以擦孩子手、足、额头及有大血管搏动处,而颜面、胸口禁止用酒精擦洗。室内温度如超过35℃,可使用空调,但温度不得低于28℃,且空调出风口或风扇不得正对孩子。
食物
发烧时会感觉口渴,且身体也容易排出水分,应及时给孩子补充水份及富含水分的食物。
3.需要退烧药吗?
发热的原因很复杂,是一种疾病的症状而非疾病本身。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最重要的及时就诊,找出病因,针对发烧的病因进行治疗。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发热其实只是疾病的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疾病,是很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热并不见得是件坏事,发热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当然,发热会使人体处于高代谢、高耗氧、胃肠道功能减弱的状态,尤其是持久的高热,也会损害人体的健康,使得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失常,最终导致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甚至激发其他疾病的风险。
很多家长恐惧发热是因为害怕“高热惊厥”,其实“高热惊厥”这个名词会让人产生歧义,所以早已改称“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是体温骤然上升或骤然下降导致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从而引起全身肌肉的痉挛性发作,注意是“骤然”,有的孩子在体温迅速上升时抽搐,有的孩子在体温快速下降时抽搐,直白说不恰当的降温措施也会导致惊厥发生!好在热性惊厥通常是良性的,并不会损伤大脑。
我们需要知道,处理发热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我们所有的对症护理都是为了让人体感到舒适,让疾病能够向着好的方向转归。给予必要的降温措施,有助于增加人体的舒适感,但是对于发热的过度处理,也会增加人体的不适感,因此,发热时千万别走两个极端,在护理过程中,一定需要注意,我们并不是追求体温计上的那个数值迅速下降到正常值,而是要更多去孩子的精神和活力。
通常腋温38.5℃以上给予退热药物,这也并非绝对,还要参考孩子当时的一般表现。如果孩子的精神好、能吃、能喝、能玩,即使腋温38.5℃以上也还是可以考虑继续观察,暂时不使用退热药物;
如果孩子的精神不好,饮食不好,即使腋温38.5℃以下也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临床上小儿最常用的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是在发热的寒战期测得数值略有不到38.5℃,但那往往意味着体温可能继续迅速升高,而药物从服用到起效大约需要半小时左右,所以,你可以根据孩子当时的表现和你以往护理的经验,考虑是否提前使用退热药物。
回到之前的家长提问,任何指南都有一定的适用框架范围,首先,广义上的物理降温,包括根据需要适当降低/升高室温、保持通风等等,这些常规都在做;其次,狭义上的物理降温,比如酒精擦浴、冰枕等等,因为造成危害会比发热本身大,所以这些都不能做,那比如(温)水(擦)浴,如果孩子觉得需要感到舒适也可以做(通常是在高热期),如果是产热散热失调引起的发热更需要紧急做。
感染引起的发热,体温由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控制,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状态时,通常腋温不会超过41℃,如果超过41℃就需考虑是否是中暑脱水等产热散热失调所引起的体温升高,(比如极端闷热环境之下孩子被困车内体温升高超过42℃)这时药物降温通常没有效果,必须使用水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快速降低体温,医院以免危及生命!
石计朋,新医院(医院,医院)主治医师,儿科博士,长期从事儿科的临床、科研、科普工作。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儿的抢救。尤其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多发病以及危重症的诊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怎样可以治白癜风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