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千年历史长河,时代更迭,政局转变。更迭的朝代,字体不同,信仰不同,度量不同,唯有知识的内核未曾改变。近现代的许多大事都与知识有着直接的联系,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新文化远运动,各种新思想的碰撞创造出巨大的知识海洋。尤其是对于现代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是尤为重要。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都要以知识作为主要推动力。知识决定国家和时代的未来。
私立学校的现状?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纵观人的一生,从出生时的呀呀学语,再到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直至工作,甚至去世的前一秒,学习都贯穿了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接受和感悟的过程都是学习,没有学习就只能停滞不前。所以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基础教育。
除了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是绝大多数家长放在首位的。教育的差距是很大的,优秀的教育往往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所以才有了家长为学区房大打出手、学校名额难求的现象。家长哪怕斥巨资都想让孩子去读一所优质的私立学校,但近年来私立学校的口碑却出现大的跌盘。
虽然私立学校学费高昂,花销大,但出于教学质量和氛围,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长还是一致选择私立学校就读。但随着私立学校的兴起,办学机构越来越多,许多质量差、环境乱的私立学校混杂其中,让家长难以分辨。甚至出现了很多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不考虑孩子学习的私立学校。这在给家长带来困扰的同时,也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私立学校的现状透露出了几个问题,一个是先天的学校条件不足。虽然私立学校的学费昂贵,但其实在表面繁华的背后,私立学校的生源、师资力量与公立学校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和隐患。在经费上,很多私立学校的学校宿舍和教学的设备都很难做到像公立学校正常的更新换代。
私立学校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在聘请教师上,所以这就导致就很多私立学校开办了很多年,仍然住在破旧的校舍之中,而没有单独的教育场所。其次就是私立学校的生源问题,公立学校采取的是区域招生,总体的教学环境不会很差。但私立学校属于“贵族学校”高额的学费决定了进入学校的学生家庭条件不错,同时进入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不乏有很多贵族子弟破坏教育的氛围。
另外最严重的就是私立学校的办学宗旨出现偏差。我国的公立学校在教育部门的监督下,都秉承着国家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方面培养出下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部分民办学校却是趁机捞取大额资金。以办学之名,行敛财之事。他们口中的包上重点大学也只是一纸空谈,更有甚至在收取学费之后就携款潜逃。
私立转公办的原因有什么?
私立学校的教师招聘方式存在问题。私立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是外聘,且与学校没有长期的教育合同。私立高校会根据老师的教学表现决定老师的去留,在教学能力提高的同时,教师更换频繁并不能够切实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反而影响正常进度。而公立学校受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监管,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显然更具优势。
近年来,政府部门逐渐感觉到了私立高校对学生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提出了许多措施。教育部门将私立改为公办的目的也是为了改变现在基础教育恶性竞争的局面,尽可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和统一。这个政策减少了家长花费在择校方面的精力,降低家长的择校压力,能够更多的将重心放在教育,而不是托关系进学校中。这样的举措也能够更好的保证教育资源的平均,让更多学生能够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
私立学校整改的影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之后,教育资源的提高迫在眉睫。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成了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所以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出台了对“公参民”等民办学校的整改政策。
教育部认为,公办学校应该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教学能力承担教育重任。出台的措施以加大力度整顿私立学校为宗旨,符合标准的私立学校可以保持教学。但有一项标准不符合的学校,如果在限定期间内无法完全改正,就将被勒令停止教学,并改为公办学校。
很多家长都表示出了对民办改公办的担忧,是否会增加经济负担?公立学校的教学能力能否达到预期标准?但其实公参民学校转为公办学校之后,收费完全按照义务阶段公办学校的标准执行。无论是新招收的学生还是以往招收的学生都不需要再交纳学费,同时在公参民转公办的过渡期内,学校现有教师的职位、待遇、学校招生方式都不会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更改后的学校做到了在保持优质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减轻负担。人们之前选择私立高校的原因,不外乎是觉得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但现行的改公立政策不仅满足了家长的需求,还降低了家长压力,所以政策实施非常顺利。有助于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保证教育公平。
转为公办的分校,与主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促进学校发展。新的政策下,家长也要做出改变。首先是学区房的问题,很多家长执着于在名校附近购买学区房,增大孩子的竞争力,但新的政策发行以后,教育的趋势一定是公平性,所以学区房的地位可能会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而下降。
结语
这时候,就要考虑为买学区房而斥巨资是否合算。另外家长心态也要做出调整,公参民学校转型之后势必会给一部分家长带来冲突,家长首先应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压力,帮助孩子做好规划,更快适应学习生活。